一去仙居似转蓬,再经花谢倚春丛。
醉中篇什金声在,别后音书锦字空。
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壶公。
东风狼籍苔侵径,蕙草香销杏带红。

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一去仙居似转蓬,再经花谢倚春丛。

醉中篇什金声在,别后音书锦字空。

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壶公。

东风狼籍苔侵径,蕙草香销杏带红。

注释:
乱后:指战乱之后。
表兄:表亲的哥哥,这里指的是表兄。
琼华观:古代皇家宫殿名,这里泛指琼华观的旧址。
转蓬:比喻飘泊不定、像蓬草一样随风转动的蒲公英。
花谢:花朵凋落,这里指经过战乱之后的景象。
倚春丛:形容春天的景象。
醉中:指酒醉之后。
篇什:诗文。
金声:形容声音响亮如金石般清脆悦耳。
音书:书信。
蕙草香:指蕙草的香气,蕙草又称“射干”,有香气。
杏带红:指杏树的花苞初露,颜色为红色。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战乱后的感伤之作。诗人以“乱后”开头,感叹世事沧桑,表达了自己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破坏的哀叹。接着,诗人回忆了曾经在琼华观的旧居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战后的荒凉景象。
“醉中篇什金声在”,表达了诗人在酒醉之中,仍然能回忆起那些美好的诗文和声音。而“别后音书锦字空”,则揭示了战争结束后,人们之间的联系已经断裂,只有书信和文字成为了他们之间唯一的联系。
“长忆映碑逢若士”,诗人回忆起在琼华观旧居时,曾遇到一位名叫若士的人。而“未曾携杖逐壶公”,则是诗人对自己未能追随壶公(陶渊明)归隐田园生活的遗憾。
诗人描绘了战后的荒凉景象,东风狼籍,苔侵径,蕙草香销,杏带红。这些自然景物的变化也暗示了战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