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唱梅花落,江南春意深。
更传千里外,来入越人吟。
弱干红妆倚,繁香翠羽寻。
庭中自公日,歌舞向芳阴。

【注释】

闻唱梅花落,江南春意深。闻:听到。唱梅花落:指听到咏梅的歌曲。

更传千里外,来入越人吟。

更:另外。传:传送。千里外:千里之外。越人:这里指江南一带的人。吟:歌唱。

弱干红妆倚,繁香翠羽寻。

弱干红妆:形容梅花娇嫩的枝干和鲜艳的花朵。

繁香翠羽寻:指梅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使人感到芬芳扑鼻。

庭中自公日,歌舞向芳阴。

庭中:庭院中。公日:指公府(指官府),也泛指官吏。歌舞向芳阴:指在阳光洒满庭院的时候,人们纷纷起舞歌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常州时,崔使君曾邀他一起赏梅。这首诗就是他在观赏了后庭的梅花之后写的一首七绝。

首句“闻唱梅花落”,“闻”字是动词,表示听到的意思;“唱”字是名词,指咏梅的歌曲。这句的意思是说,听到咏梅歌曲的声音,就知道春天来了;而江南的春天,正是梅花盛开的季节。

第二句“更传千里外,来入越人吟”,意思是说,这首咏梅的歌曲,不仅在江南传唱,而且传到千里之外,让越地的人们也跟着吟唱起来。这里既赞美了咏梅的歌曲传播之广,又表达了自己对越地人民的喜爱之情。

第三、四两句“弱干红妆倚,繁香翠羽寻”。“弱干红妆”是说梅花的枝条虽然柔弱,但花朵却十分鲜艳,犹如女子的红妆。“繁香翠羽”则形容梅花散发出的浓郁香气,如同翠鸟的羽毛一般轻盈飘逸。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动人之处。

最后两句“庭中自公日,歌舞向芳阴”。意思是说,在庭院里,自从有了公家的官员,人们就开始唱歌跳舞了。而当阳光洒满庭院的时候,人们就纷纷起舞歌唱,享受着春天的美好时光。这里的“芳阴”是指庭院中的阳光洒满之处,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整首诗以咏梅为线索,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通过对咏梅歌曲的传播和人们对它的喜爱的描述,展示了江南地区的文化繁荣和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