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卧衡门,复领楚西牧。
此行谁使之,应不为斗粟。
和衷乏僚寀,供御少徒仆。
讼亭日无事,何必修边幅。
每当风日佳,散步自扪腹。
仰天舒郁襟,大块苦局促。
正声发唇齿,馀响振林木。
浮云敛太清,长风动虚谷。
虽未谐宫商,犹堪拟丝竹。
缘非不平鸣,祇用矫庸俗。
新亭已结构,徙依一寓目。
燕雀莫惊猜,吾将逐黄鹄。
独啸亭
一年卧衡门,复领楚西牧。
此行谁使之,应不为斗粟。
和衷乏僚寀,供御少徒仆。
讼亭日无事,何必修边幅。
每当风日佳,散步自扪腹。
仰天舒郁襟,大块苦局促。
正声发唇齿,馀响振林木。
浮云敛太清,长风动虚谷。
虽未谐宫商,犹堪拟丝竹。
缘非不平鸣,祇用矫庸俗。
新亭已结构,徙依一寓目。
燕雀莫惊猜,吾将逐黄鹄。
【注释】
①一年:一年的任期。
②复领:再次担任。领:兼任。
③斗粟:指微薄的俸禄。
④和衷:和睦相处。
⑤供御:供应皇上享用。
⑥讼亭:官司亭。
⑦何须:不必说。
⑧扪(mén)腹:用手摸肚子。
⑨仰天:仰面朝天。
⑩大:宏大。
⑪正声:正确的声音。
⑫馀(yú)响:其余的声音。
⑬浮云:飘浮的云彩。
⑭虚谷:空阔的山谷。
⑮谐(xié)宫商:和谐地配合宫商音调。
⑯矫(jiǎo)庸俗:矫正庸俗之声。矫:矫正。矫俗:纠正世俗之音。矫:校正。
⑰新亭:即建于汉末的武昌南屏山(今湖北武昌蛇山)上的一个亭子。
⑱徙倚:徘徊不前貌。寓目:远望。
⑲燕雀:比喻小人。
⑳黄鹄:比喻贤人。
【译文】
一年中闲居在官署门外,又再度担任楚国西部的长官。这次上任是谁安排的?肯定不会是微薄的俸禄所使然。大家和睦相处没有僚属,供应给皇帝的东西很少很少。诉讼亭整天无事可干,何必要讲究衣着打扮呢? 每当遇到好天气,就出去散步,自己摸着肚子自言自语。仰望天空,舒展胸怀,胸襟多么郁闷。正确的声音从口齿发出,它的余音能震动树木。飘浮的云彩收敛在高空的太清,大风带动空虚的山谷。虽然不能与宫廷中的乐曲相和谐,但仍然可以比拟音乐之美。因为不是用来表达不满的声音,所以只是用来矫正庸俗的声音。新建的亭台已经建成,我迁居到这里来眺望风景。不要被小人吓坏了猜测,我要像黄鹄一样高飞。
【赏析】
这首七律写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诗人任湖南道肃政廉访司经历时所作,是一首咏物言志诗。首二句交代了自己任职的原因和时间。第三四句说自己有才能而不为世所用。“和衷乏僚寀,供御少徒仆”一句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讼亭日无事,何必修边幅”两句则表达了自己的旷达情怀。五六句写自己闲居无聊,而“仰天舒郁襟”,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七八句写自己胸怀坦荡,“大块苦局促”,表现了自己的豁达胸怀。最后两句写自己有远大的抱负,要像黄鹄一样高飞远翔,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全诗以咏物寄意,借咏物抒怀,托物言志,含蓄蕴藉,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