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欹斜临古道,枝不生花腹生草。
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
注释:
古树:指老树。欹斜:倾斜,这里比喻衰老。
古道:古老的道路。
不生花:不开花。腹生草:指树干上长满了青苔。
行人:指过往的人。不见:看不到。
树少时:指年轻的时候。几番:几次,多次。
老:变老,这里比喻岁月流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老树木在岁月中逐渐变老的画面。诗中的“古树”是诗人眼中的老朋友,它们见证了时间的变迁和生命的流逝。
首句“古树欹斜临古道”,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了古树的衰老状态。欹斜一词,既形容树的形态,又暗示了岁月对树木的影响,使得整棵树看起来不再那么挺拔,而是有些弯曲。这种形象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古树的沧桑与坚韧。
“枝不生花腹生草”,进一步细化了古树的特点,突出其岁月的痕迹。这里的“不生花”并不是说树不开花,而是指随着岁月的流逝,树已经无法再盛开花朵,只能生长青苔。这既是对古树生命力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对时光无情的感慨。
最后一句“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则巧妙地将古树与人的命运相联系,表达了时间对于一切事物的影响。当行人路过时,看到的是曾经年轻的古树;而当岁月流转,古树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变化,成为了一道风景。这既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古树的描绘,传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认知。诗人通过古树的形象,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有限,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禁沉思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