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渔竿不灌园,策筇吟绕绿芜村。
得争野老眠云乐,倍感闽王与善恩。
鸟趁竹风穿静户,鱼吹烟浪喷晴轩。
何人买我安贫趣,百万黄金未可论。
这首诗是作者自述其不事权贵、安贫乐道的情怀。下面是逐句释义:
不把渔竿(不要渔竿)/不灌园(不要去灌园)/策筇吟绕绿芜村(用拄杖吟唱,环绕着绿草丛的村庄)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不愿为官,也不去管理农田的意愿。”策筇”指的是使用手杖,”吟”表示吟咏,”绕”表示环绕。”绿芜村”则指一个充满生机的村庄。得争野老眠云乐(能与野外老人共同享受在云上睡眠的乐趣)/倍感闽王与善恩(深深感受到福建王对他的恩情)/鸟趁竹风穿静户(鸟儿趁着竹叶的风穿过安静的门户)/鱼吹烟浪喷晴轩(鱼儿在烟雾缭绕中游过晴朗的屋檐)
注释:这里描述了诗人隐居的生活状态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得争”可能指的是获得,”野老”指隐居的老人,”闽王”是指福建的国王,”与善恩”表明他得到了国王的善待。”鸟趁竹风”描绘了鸟儿顺着竹叶的风飞翔的景象,而”鱼吹烟浪喷晴轩”则形容鱼儿在烟雾弥漫的水面上游动,溅起水花的景象。何人买我安贫趣(谁愿意购买我安于贫困的兴趣)/百万黄金未可论(即使有百万两黄金也不足以衡量)
注释:这里反映了诗人对金钱的淡泊态度,他认为金钱并不能真正满足人的精神和情感需求。”安贫趣”指的是对简朴生活的喜爱,”百万黄金”在这里指的是财富,而”未可论”意味着这些财富无法与诗人追求的精神价值相比拟。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看得很淡的态度。诗中的”不把渔竿”、”不灌园”等词汇,传达了诗人远离权力中心、归隐田园的生活理念。通过描绘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如鸟儿飞过静户、鱼儿游过清波等场景,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最后两句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对金钱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于精神追求高于物质财富的人生价值的肯定。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