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妖放艳有谁催,疑就仙中旋折来。
图把一春皆占断,固留三月始教开。
压枝金蕊香如扑,逐朵檀心巧胜裁。
好是酒阑丝竹罢,倚风含笑向楼台。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在春天的盛开,诗人通过对牡丹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牡丹:牡丹是中国的传统名花,被誉为“花中之王”,象征着富贵和繁荣。
折妖放艳有谁催,疑就仙中旋折来。
折妖:形容牡丹花瓣丰满,犹如仙女下凡一般美丽。
放艳:形容牡丹花朵鲜艳夺目,犹如艳丽的美人。
有谁催:暗指春天的到来,为牡丹开放创造了条件。
疑就仙中旋折来:比喻牡丹从仙境中飘然而至,给人带来惊喜。
图把一春皆占断,固留三月始教开。
图把:形容牡丹独占鳌头,无人能及。
一春皆占断:表示牡丹在春天占据了所有的风头,成为最耀眼的花朵。
固留三月始教开:暗示其他花卉还需要等到三个月才能开放,而牡丹却早早地绽放。
压枝金蕊香如扑,逐朵檀心巧胜裁。
压枝金蕊:形容牡丹的枝条上挂着金黄色的花朵,如同镶嵌着金子一般璀璨。
香如扑:形容牡丹散发出的香气浓郁,仿佛扑鼻而来。
逐朵檀心巧胜裁:形容牡丹的花瓣层层叠叠,如同精心裁剪过的绸缎一般细腻。
好是酒阑丝竹罢,倚风含笑向楼台。
好是:形容牡丹的美丽令人赞叹不已。
酒阑丝竹罢:暗示宴会即将结束,人们纷纷离去,只剩下牡丹独自绽放。
倚风含笑向楼台:形容牡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面带微笑地欣赏着自己的美景。这种姿态优雅迷人,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展现了牡丹的美丽和魅力。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将牡丹比作仙女下凡、仙子旋转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赋予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夸张、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牡丹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