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风吹蕙带,骤雨滴兰桡。
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
阴霓侵晚景,海树入回潮。
欲折寒芳荐,明神讵可招。
楚江怀古三首 其三
野风吹蕙带,骤雨滴兰桡。
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
阴霓侵晚景,海树入回潮。
欲折寒芳荐,明神讵可招。
注释:
野风:野外的风。蕙带:指蕙草制成的头巾。蕙草是一种香草,古人常用来插在头发上。骤雨:突然而至的大风雨。兰桡:兰花装饰的船桨。屈宋:屈原和宋玉。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代表作有《楚辞》。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代表作有《九辩》。冥寞:寂寞无声。寂寥:空旷冷清。阴霓:指乌云或阴云。阴,阴暗;霓,彩虹。晚景:傍晚的景象。海树:海中的树木,这里指海潮。回潮:海水涨潮。荐:献上礼物。明神:神明,神灵。讵(jù):岂,难道。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屈原和宋玉这两位古代诗人的怀念与哀悼之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野风吹蕙带”,描写了野风中飘动着蕙草带子的情景。蕙草带子通常用于束发,这里的蕙草带子象征着屈原和宋玉的形象。野风呼啸,蕙带随风摇曳,给人一种悲凉之感。
第二句“骤雨滴兰桡”,描述了突如其来的大雨打湿了兰花般的船桨。兰桡是船上用兰花装饰的船桨,这里的兰桡象征着屈原和宋玉的才华和气质。骤雨如注,兰桡被雨水打湿,形象地表现出他们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的现实。
第三句“屈宋魂冥寞”,感叹屈原和宋玉的魂魄在冥府中显得孤独无依。冥寞二字,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哀伤之意。
第四句“江山思寂寥”,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思念之情。寂静而荒凉的江山,象征着他们的不幸与悲哀。
第五句“阴霓侵晚景”,描述了乌云笼罩着傍晚的天空,景象阴沉。阴霓二字,渲染出了一种压抑、沉重的氛围。
第六句“海树入回潮”,描写了海水中生长着的树木随着潮水的上涨而摇摆。这里的海树象征着他们的精神寄托和理想追求。
第七句“欲折寒芳荐”,表达了作者想要采摘寒芳以示敬意的愿望。寒芳指的是梅花,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第八句“明神讵可招”,表达了作者对于神灵是否能接受他的敬意的疑问。明神指的是神明,讵可以招表示无法说服神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屈原和宋玉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