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考查的是“颔联”的表现手法,“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写诗人在松树成行的小路上行走,一路所见的松树郁郁葱葱,绿影斑驳;山路被砍开,通向了前方的山涧。“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描写了山林中的寂静与清幽,以及山中僧人的清谈,更衬托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

【答案】

宿翠微寺

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译文:

松林里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小路旁有一片树林,路被砍开了一条通往远方的山路。

鸟儿飞回那深邃幽静的山谷,我听到了僧人在石头楼上的诵经声。

山间层层叠叠的绿色浓荫里,月光从枝叶间漏下,泉水潺潺地响着。

经过这幽静的地方,心情愉悦,没有一丝厌倦之感。

赏析:

首联以“处处”二字领起,点明所游之寺,即位于群山环抱中的翠微寺。“处处”一词,不仅写出了翠微寺周围的环境,也暗示了作者游览的范围。“松阴满”,描绘了山中松林茂密的景象,使人感到幽深宁静,仿佛置身于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之中。“樵开”二字用得传神,既写出了山中人伐木劳作的情景,也暗示了山路的艰难曲折。

第二联进一步写景。“鸟归云壑静”,以“云壑”喻指深邃的山谷,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林幽静之美的喜爱之情。而“僧语石楼空”则通过描写僧人在石楼上诵经的情景,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第三联“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积翠形容为含着微月的美人,将遥泉比作轻风,使景物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这两句诗句不仅描绘出了美丽的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

尾联“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经行”指的是诗人在山中漫步的过程,而“忆在故山中”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种情感贯穿全文,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