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停歌罢来中坐。

【注释】:

灼灼:明亮的样子。其三:第三首。

舞停歌罢:舞乐停止,歌唱完了。中坐:指中间的座位。

【赏析】:

《灼灼歌》,乐府《清商曲》旧题。本篇是其中的三首之一。此诗写一个宴会的场面,描写歌舞升平、宾主尽欢的情景。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押入声韵部。

“灼灼”二字用得极为传神,形容花木色彩鲜艳夺目。“歌”,即歌唱;“停”,“舞”,都是停止的意思。“来中坐”意思是说,在宴会即将结束时,歌舞停止了,宾客来到中间的座位上。“中坐”,指席中的尊位。

【译文】:

花儿正开得鲜艳夺目时,宴歌已唱到高潮处,舞乐也随着歌曲而停止了。

宴会结束,宾客都来到了中间的座位上。

【赏析】:“灼灼”二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鲜花盛开的景象,还烘托出宴会的热烈气氛。诗歌开头便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刻画,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表现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状态。

“歌”、“舞”两字,既点明了宴会的内容,又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当宴会进入高潮时,“歌罢”与“舞停”似乎预示着欢乐即将达到顶点。然而,正当人们沉浸在这欢乐之中时,“来中坐”这一举动却打破了人们的欢乐,使得宴会的气氛突然变得凝重起来。这种由欢乐转为凝重的对比,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

诗人通过对“中坐”这一细节的描写,也展现了宴会主人对宾客的尊重和热情好客的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在宴席的准备上,更体现在对宾客的招待和关怀上。通过这种细腻的描写,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注重物质享受又注重精神满足的宴会主人形象。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宾客的重视程度和对礼仪的重视程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