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宫里打撩声,供奉丝簧束手听。
寂莫銮舆斜谷里,是谁翻得雨淋铃。
注释
羯鼓:指胡鼓。古代称西北少数民族的鼓为羯鼓。
撩声:撩,拨动之意;声,声音。指用羯鼓奏出的撩乱之声。
供:献。丝簧:丝竹乐器。束手听:束手,表示恭敬地听。
寂莫:寂静无声。
銮舆:帝王的车驾。斜谷:地名,在今陕西眉县西南。
雨淋铃:唐玄宗时宫廷乐曲名。
赏析
这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演奏羯鼓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国事凋零和个人命运不幸的感慨。全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结构谨严而又浑然一体。“华清宫里打撩声,供养丝簧束手听。”此句是说,羯鼓的声音撩人心弦,可是皇帝却只是束手旁观,不敢过问。“羯鼓”二字一落笔,先点明这是一首咏羯鼓的诗。“打撩”,即弹拨,指击打羯鼓的动作。华清宫是唐玄宗的行宫,所以这里说“华清宫里打撩声”。羯鼓的声音撩人心弦,但皇帝却只是“束手听”。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羯鼓之声的撩人,又写出了皇帝之不闻不问。这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句,其实是作者蓄积的感情喷发的结果。
“寂莫銮舆斜谷里,是谁翻得雨淋铃?”此句紧承上句而来,由景入情。“寂寞”二字,既是对华清宫内情景的概括,又是诗人感情的外射。“斜谷”,是唐长安城通往蜀地成都的要道。诗人想象,当华清宫中奏起羯鼓之时,那从斜谷中驶来的车马,定会因听到这撩人心弦的羯鼓之声而感到心旷神怡。可是,皇帝却对此无动于衷。这时,谁又会弹奏一曲《雨淋铃》呢?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一个乐工弹奏羯鼓的故事,实际上却是借乐工弹奏羯鼓的故事来反映唐玄宗政治上的荒淫和对朝政的不闻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