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粒空山秋复春,欲看沧海化成尘。
近抛三井更深去,不怕虎狼唯怕人。

绝粒空山秋复春,欲看沧海化成尘。

近抛三井更深去,不怕虎狼唯怕人。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绝粒空山秋复春:表达了诗人在荒凉的山上度过四季的孤独感受。“绝粒”意指断粮,象征着生活的困顿或精神上的清苦;“空山”则描绘了山中无人的寂静景象,增添了一种荒凉和寂寞的氛围。“秋复春”强调时间的循环,暗示着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无常。整体上,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2. 欲看沧海化成尘:这里“沧海”比喻广阔的海洋,而“化成尘”则意味着海洋最终会变为沙土。这表达了对时间无情变迁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世事无常的认知。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广阔与渺小,诗人抒发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3. 近抛三井更深去:这里的“三井”可能指的是某种象征性的存在或场所,而“深去”则表明诗人远离或逃避了某些事物。整句诗传达了一种逃离现实或逃避痛苦的决心,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哀。

  4. 不怕虎狼唯怕人: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虎狼”通常象征危险和威胁,而“人”则代表人类社会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诗人在这里可能经历了社会的险恶,感受到了人心的复杂。通过对比自然的凶猛与人性的挑战,诗人展现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存环境的复杂感受。

赏析

《天台陈逸人》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崔道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孤独旅程。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时间和人性的深刻反思。通过对“绝粒”、“空山”、“秋复春”、“沧海”、“化成尘”等自然现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叹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近抛三井更深去”和“不怕虎狼唯怕人”两句,展示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智慧,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刻画,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它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度反思,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