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玉冰洞地明,琥珀辘轳青丝索。
仙人骑凤披彩霞,挽上银瓶照天阁。
黄金作身双飞龙,口衔明月喷芙蓉。
一时渡海望不见,晓上青楼十二重。
注释:井底的玉冰洞中明亮,琥珀般的辘轳青丝索。
仙人骑凤披彩霞,挽上银瓶照天阁。
黄金作身双飞龙,口衔明月喷芙蓉。
一时渡海望不见,晓上青楼十二重。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神仙生活的诗篇,通过描绘神仙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展现了他们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独特的审美观。
首句“井底玉冰洞地明”,描述了神仙们居住的地方——一个清澈透明、犹如仙境的井底玉冰洞。这里充满了神秘和奇幻的色彩,让人不禁想象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二句“琥珀辘轳青丝索”,则进一步描绘了神仙们的日常生活。他们使用着琥珀制成的辘轳和青丝绳索,这些物品不仅实用且具有美感。这里的“琥珀”和“青丝索”都是珍贵的材料,反映了神仙们生活的奢华和独特。
第三句“仙人骑凤披彩霞”,描绘了一位仙人骑在凤凰身上,身披彩色霞光的场景。这一形象生动而美丽,展现了仙人的优雅和高贵。
第四句“挽上银瓶照天阁”,则进一步描绘了仙人们的生活场景。他们挽着一个银制的瓶子,将其举起照亮天空中的阁楼。这一动作充满了力量感和动态美,展示了仙人们的力量和勇气。
第五句“黄金作身双飞龙”,则进一步描绘了仙人的身体形态。他们的身体由黄金制成,呈现出双飞龙的形象,既神秘又壮观。
第六句“口衔明月喷芙蓉”,则进一步描绘了仙人们的口部特征。他们口中能喷出明亮的月光,周围环绕着盛开的芙蓉花,这种景象既美丽又富有诗意。
第七句“一时渡海望不见”,则进一步描绘了仙人们远航的情景。他们在海面上航行,直到远处消失不见,这种场景充满了冒险和探索的精神。
最后一联“晓上青楼十二重”,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登上高楼的场景。他清晨时分登上了一座高耸入云的青楼,这座楼共有十二层。这种景象既宏伟又壮观,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神仙生活场景的描述,展现了神仙们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同时,这首诗也通过细腻的描写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奇幻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