眇眇葭萌道,苍苍褒斜谷。
烟壑争晦深,云山共重复。
古来风尘子,同眩望乡目。
芸阁有儒生,轺车倦驰逐。
青春客岷岭,白露摇江服。
岁月镇羁孤,山川俄反覆。
鱼游恋深水,鸟迁恋乔木。
如何别亲爱,坐去文章国。
蟋蟀鸣户庭,蟏蛸网琴筑。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作答。首先读懂每句诗的内容,然后抓住关键语句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本题的关键词是“眇眇葭萌道”“苍苍褒斜谷”等,据此理解即可。

【答案】

①第一联:在茫茫烟霭中,山峦重叠;在缭绕云雾中,山峰重迭。②第二联:古代那些出使外郡的人,看到这里的景象,都会头晕目眩。③第三联:朝廷中有许多儒生,他们骑着小车,奔波于各地,为的是寻求出路。④第四联:青春时期在外做官的人,白露时分,衣襟湿透。⑤第五联:岁月流逝,使他们羁旅孤独,山河变幻不定。⑥第六联:鱼儿依恋深水,鸟儿依恋乔木。⑦第七联:如何与亲人分别?坐着离开文章之邦,回到家乡。⑧第八联:蟋蟀在房庭中鸣叫,蜘蛛在网上结网。

赏析:①开头两句:“眇眇葭萌道,苍苍褒斜谷。”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从蜀地到长安的路途,表达了作者的艰难之情。葭萌,地名,即今四川广元市西葭萌关,是入蜀的第一大关。“渺”是模糊、隐约的意思。葭萌关地势险要,是古蜀道上著名的险隘之一,也是进入四川的重要关口。“苍苍”,形容草木茂盛,多指山的颜色。“褒斜谷”,古名褒水斜谷,在今陕西省周至县西南,为秦入蜀必经之路。这一句既写出了路途之险,又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愁苦。

②接下来四句:“烟壑争晦深,云山共重复”。这是说:烟雾朦胧中,山谷更显得深邃;云气缭绕着山峰,层层叠叠。诗人用“烟壑争晦深”和“云山共重复”形象地描绘了蜀道的艰险难行。

③下面八句是对前六句的进一步扩展,写蜀道之行的艰辛。“古来风尘子,同眩望乡目。”“古来”二字表明作者对古人的同情;“风尘子”则表明自己身历其境的艰难;“望乡目”三字说明作者的思乡之情。诗人用“同眩”二字,把自身所遇的艰难与古人所经历的艰难作了对比,突出了自己此行的不易。接着,诗人通过“芸阁有儒生,轺车倦驰逐”和“青春客岷岭”两联,具体描述了蜀道之行的辛苦。“芸阁”,指翰林院或文渊阁,这里是借指朝廷。“轺车”,小车。“倦驰逐”,意谓疲于奔波。诗人通过这两联表达了自己身临其境的艰苦感受。

④最后四句:“岁月镇羁孤,山川俄反覆。”“岁”指时间。“镇”是长久之意。“羁孤”即羁旅之身,指远离家乡之人。“山川”代指故乡。“俄”是忽然之意。“反覆”指山高路长,难以走完。诗人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自己在蜀道旅途中的艰难困苦和思乡之情。

⑤最后四句:“鱼游恋深水,鸟迁恋乔木。”“鱼游”指鱼儿在水中游动。“乔木”指树木。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鱼儿、鸟儿比作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之情。

⑥最后四句:“如何别亲爱,坐去文章国。蟋蟀鸣户庭,蟏蛸网琴筑。”诗人由自己的思乡之情转而写朋友的离乡之情。“如何”,怎样。“别亲爱”,即离别朋友亲人。诗人借用友人离别时的情景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坐去文章国”是说自己离开后,家乡就变得荒凉了。“蟋蟀鸣户庭”意为蟋蟀在屋檐下叫着。“蟏蛸网琴筑”意为蜘蛛在网上织网,弹着琴筑着土坯。诗人用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