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次阮公台,啸歌临爽垲。
高名安足赖,故物今皆改。
吾兄昔兹邑,遗爱称贤宰。
桑中雉未飞,屋上乌犹在。
途逢旧氓吏,城有同僚寀。
望尘远见迎,拂馆来欣待。
慈惠留千室,友于存四海。
始知鲁卫间,优劣相悬倍。

【注释】

至尉氏:来到尉氏。尉氏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东郊。

夕次阮公台:晚上驻扎在阮公台上。阮公台,旧址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南,晋阮籍曾居此台。

啸歌临爽垲(kǎi):啸声嘹亮,歌声高亢。爽垲,地势高爽的地方。

高名,指阮籍的名望。安足:有什么值得称道的。赖,依仗。

故物,旧日之物。今皆改,现在一切都改变了。

吾兄,指阮籍。昔兹邑,过去的那个县城。兹邑,这里指当时的尉氏县。

遗爱,遗留下来的恩德。称贤宰,称赞他为贤明的县令。

桑中雉未飞,屋上乌犹在:桑树上的野鸡还没有飞走,屋顶上的乌鸦还在。桑中、雉,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

途逢旧氓吏,城有同僚寀(cǎi):在路途上遇到过去的县吏,城里还有同僚官员们。氓吏,过去县吏的意思。同僚,同僚官员的意思。

望尘远见迎,拂馆来欣待:远远见到尘土,就远远地迎接。拂馆,迎送客人的小官。

慈惠:仁慈和恩惠。留千室,留下一千户人家。

友于:兄弟姊妹。存四海:存在四海之内。

始知,才知道。鲁卫间,指鲁国与卫国之间。

优劣相悬倍:好坏相差悬殊,差别很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到尉氏时作的一首七律。

诗的开头两句“夕次阮公台,啸歌临爽垲”交代了诗人的行踪和活动地点——阮公台。据《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嗜酒能诗,狂放不羁,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他在洛阳西三十里的路上,经常宿宿倒倒,因此人们称他的住处为阮公台,即后来的阮公亭,位于尉氏县西北二十里的尉氏镇。阮公台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因为阮籍曾经在此台吟咏《咏怀诗》,后人还把这里的台作为吟咏的中心。《咏怀诗》共有三十八首,其中第二十七首中有“啸歌激西风”之句。可见阮籍在台上吟咏时,是多么慷慨激昂。“啸歌临爽垲”,说明阮籍是在爽垲之地,也就是山势高峻、地势开阔的地方吟咏诗歌。

第三联“高名安足赖?故物今皆改”,意思是说,阮籍的高名靠不住,所以旧日的事物都改变了。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第五联“慈惠留千室,友于存四海”两句写当地人民对阮籍的怀念之情。阮籍一生酷爱读书,好饮酒,喜弹琴,但性格狂放不羁,行为放纵不拘礼法。由于他的这种个性特点,所以在当时引起了一些士大夫文人的反感。但另一方面,阮籍也以自己的才学和品德受到人们的敬重。特别是他的仁爱之心,更使他赢得了人民的深厚感情。“慈惠留千室”、“友于存四海”就是对这种感情的最好说明。

最后两句“始知鲁卫间,优劣相悬倍”,是对前面所说“高名安足赖,故物今皆改”的进一步发挥。阮籍虽然有很高的名气,但他所做的事情,却与一般人不同,因而在当时社会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人们从阮籍身上看到了社会的腐败,从而认识到了社会的优劣。

全诗通过阮籍在尉氏的行为,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的看法。诗人借咏史讽今,抒发了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和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