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桴入南海,海旷不可临。
茫茫失方面,混混如凝阴。
云山相出没,天地互浮沉。
万里无涯际,云何测广深。
潮波自盈缩,安得会虚心。
【注释】
乘桴:乘小筏。入海:泛指航海远行。
渺(miǎo)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方:方向,方位。
凝阴:阴沉的天空。
相出没:指云山时出时没。
浮沉:指天地上下漂浮,相互进退。
涯际:边际。
云何:岂有此理。
测:度量、估量。
盈缩:指潮汐的涨落,引申为大小。
会:通“惠”,以恩惠、恩泽相感召。
虚心:谦虚之心。
【翻译】
乘小舟渡海,进入大海,但见大海辽阔无边,无法靠近。
茫茫无际,看不到方向和目标,天地在海水中起伏浮沉,变化无穷。
万里之遥,没有边际,怎么能估量它的深浅?
潮水涨落,自有其周期,怎能与人心相通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海航行时的即兴之作。诗篇一开头就写乘船入海,进入浩瀚的海洋之中。然而,面对浩渺的大海,诗人却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接着又描绘了海面上风云变幻的景象。最后诗人感叹:茫茫无际,没有边界和目标;天地在海水中的起伏浮沉,变化无穷;而大海的深度和宽度更是难以测量;潮水的涨落自有其周期性规律,怎能与人的心意相通呢?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茫茫大海的迷茫和无奈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