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国多陵墓,荒凉无岁年。
汹涌蔽平冈,汩若波涛连。
上世千金子,潜卧九重泉。
松柏剪无馀,碑记灭罔传。
葬于不毛地,咸谓楚先贤。
事尽情可识,使人心怅然。

注释:

过汉南城叹古坟:路过汉南的古城,感叹那古墓。

旧国多陵墓,荒凉无岁年:旧的国家有很多的坟墓,荒凉得没有岁月的痕迹。

汹涌蔽平冈,汩若波涛连:山势汹涌遮蔽了平坦的山坡,就像波浪一般连绵不断。

上世千金子,潜卧九重泉:上一代有权势的人物,已经沉眠在九重天的深泉之中。

松柏剪无馀,碑记灭罔传:松柏被砍去之后只剩下痕迹,碑文也被人们遗忘。

葬于不毛地,咸谓楚先贤:他们被埋葬在贫瘠的土地之中,人们都称他们为楚国的先贤。

事尽情可识,使人心怅然:这些往事和情况是可以理解的,让人心中感到惆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诗人感叹那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先贤们,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之情。

第一句“过汉南城叹古坟”,诗人通过“过汉南城”这个动作,引出了对古坟的感叹。而“古坟”则是诗人眼中的焦点,也是他情感的寄托。

第二句“旧国多陵墓,荒凉无岁年”,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古坟所在的国家,这是一个已经荒芜、无人问津的地方。这里,诗人用“多陵墓”来形容这个国家的繁荣程度,用“荒凉”来表达现在的荒凉状态。

第三句“汹涌蔽平冈,汩若波涛连”,诗人通过描绘山势的汹涌,以及水流连成一片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古坟所在之地的地形特点。这里的“汩若波涛连”更是将读者带入了那个动荡的时代。

第四句“上世千金子,潜卧九重泉”,诗人通过对“千金子”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代贵族生活的向往。而他们却“潜卧九重泉”,则暗示了他们的命运已经无法逆转,只能默默承受。

第五句“松柏剪无馀,碑记灭罔传”,诗人通过描绘松柏被砍去后只剩下痕迹,以及碑文被人们遗忘的情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感伤。

第六句“葬于不毛地,咸谓楚先贤”,诗人通过“不毛地”这一词语,表达了对古坟所在之地的荒凉景象。同时,“咸谓楚先贤”则是对古坟所代表的人物的评价,认为他们是楚国的杰出人才。

尾句“事尽情可识,使人心怅然”则是诗人对整个事件的总结与感慨。他认为,了解这些往事和情况是可以理解的,但看到这样的景象,还是让人感到心中惆怅。

整首诗通过描绘古坟所在之地的荒凉景象,以及人们对历史事件的思考与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