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花岩会,松间水积深。
晚荷交乱影,疏竹引轻阴。
云散千岩暮,风生万木吟。
循涯通妙理,步胜获幽寻。
望鸟知无迹,看猿欲学心。
浮荣指西景,微尚寄东岑。
待月开山合,闻钟出石林。
波文摇翠壁,蝉响续幽琴。
永日陪霜简,通宵听梵音。
机闲任情性,道胜等浮沉。
赏异方终古,佳游几度今。
自然轻执简,宁敢忘抽簪。
过见心皆妄,驱驰力未任。
从来谢公意,山水爱登临。

【注释】

花岩寺:在今江西吉安永新县西。松潭:指山下的山泉。

【译文】

山下的花岩寺里,水从松间积流很深。

傍晚时分,荷花交错的影子交相映照。

稀疏的竹子引得轻阴飘来。

云朵散去后,千座山峰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宁静。

微风吹过,万木之间吟唱出美妙的声音。

沿着溪边小路探寻,领悟着自然的奥妙道理。

观赏飞鸟,可知它无迹可寻;观看猿猴,可知它有学之心。

浮荣之景指向西方,微尚之情寄于东山。

等待月圆之时,山门合拢;听闻钟声,便从石头林中出来。

碧波荡漾时摇动着翠绿的山壁,蝉鸣声续接着幽深的琴声。

整日陪伴着霜简,通宵聆听梵音。

机缘闲适任凭情性发展,道术胜过沉浮。

欣赏异方终古的美景,几次游玩几番经历。

自然轻快地拿起简书,怎么敢忘记抽掉簪子。

过去见到的心都是假的妄念,奔波劳累力量不够强大。

自古以来谢灵运心中都爱山水,乐于登临游览。

【赏析】

此诗是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一首即景之作,也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游记。全诗以“山”为主题,描写了诗人在山中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首联写山下的花岩寺,水从松间积流很深。这是对山下风景的描写,为全诗创造了一种宁静、幽雅的氛围。

颔联写傍晚时分,荷花交错的影子交相映照,疏竹引得轻阴飘来。这是对花岩寺内景色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幽静、清新的气氛。

颈联写云散后,千座山峰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宁静;微风吹过,万木之间吟唱出美妙的声音。这是对山上景色的描写,为全诗创造了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

尾联写沿着溪边小路探寻,领悟着自然的奥妙道理;观赏飞鸟、观看猿猴,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它们都有学习之心。这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王勃诗歌的艺术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