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岸烟花好,东园自插篱。
茈姑交宛叶,喜子抱游丝。
尽日人稀到,终年井不窥。
何当谢贞白,《真诰》是吾师。
诗词原文:
野岸烟花好,东园自插篱。
茈姑交宛叶,喜子抱游丝。
尽日人稀到,终年井不窥。
何当谢贞白,《真诰》是吾师。
译文注释:
- 野岸烟花好:描述了一个美丽的黄昏场景,夕阳下的野岸上,烟花盛开,景色宜人。
- 东园自插篱:诗人在东面的园子里自己种下了篱笆,表达了主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热爱和打理。
- 茈姑交宛叶:描述了紫色的芍药花与叶子交错的情景,象征着自然的美好和谐。
- 喜子抱游丝:喜鹊抱着游丝(一种细长轻盈的物体),寓意着喜悦和祥和的氛围。
- 尽日人稀到:整日很少有人来,反映了诗人生活的孤寂和宁静。
- 终年井不窥:终年无人照看井水,表现了乡村生活的简朴和宁静。
- 何当谢贞白:何时能感谢贞白先生,暗指求教于贤德之人的愿望。
- 真诰是吾师:《真诰》为道教经典,诗人以之为师,表明了对宗教或哲学思想的重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乡间生活的景象和感受。首句“野岸烟花好”勾勒出一幅夕阳西下、野岸上烟花绽放的美丽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浪漫的氛围。次句“东园自插篱”则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享受,通过种植篱笆,表达了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对简朴生活方式的珍视。
第三联“茈姑交宛叶”和“喜子抱游丝”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色彩和情感层次。紫色芍药的花朵与绿叶交织在一起,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而“喜子”即喜鹊抱着游丝,增添了诗中的生机与活力。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诗的后半部分“尽日人稀到,终年井不窥”则转向了一种更为孤独、宁静的生活状态。整日没有人来访,甚至连井水都很少被照看,反映出乡村生活的寂寞和简朴。然而,这种生活状态也给诗人带来了心灵的平静和自我修养的机会,使得他能够更好地体会和欣赏生活中的每一刻。
最后一句“何当谢贞白,《真诰》是吾师”则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于宗教或哲学思想的尊崇。他希望通过学习《真诰》来提升自己的境界,寻求精神上的导师。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学问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社会道德规范的遵守。
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坚持。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人们提供了对乡村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新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