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溪穷欲尽,回棹喜山家。
曲岸深迷竹,平滩下见沙。
悬窠巧妇子,拂水剪刀花。
好是栖心地,人间路不遐。
【注释】
碧溪:指小溪,在浙江绍兴。穷欲尽:指溪水到了尽头。回棹:指回船,即返回的船。喜山家:喜欢山中的农家。曲岸:弯曲的河岸。深迷:深深地迷住。悬窠:指树枝上挂着一个鸟窝。巧妇子:形容小鸟筑巢时非常灵巧。拂水剪刀花:形容水面上的波纹像剪刀一样。好是:正是。栖心地:栖息之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写溪流、竹影、滩涂、水波等景物,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首句“碧溪穷欲尽”,描绘了溪水从源头到尽头的美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
次句“回棹喜山家”,表达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因为山中人家给了他无尽的乐趣和温暖。
三、四两句“曲岸深迷竹,平滩下见沙”则进一步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风貌,曲岸、深竹、平滩、沙滩等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而“巧妇子”一词则巧妙地描绘了小鸟筑巢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五、六句“悬窠巧妇子,拂水剪刀花”则将视角转向了人,描绘了一位勤劳能干的村姑正在河边洗衣的场景,她的动作犹如一把把剪刀在水中舞动,形象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好是栖心地,人间路不遐”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深眷恋和向往之情。他认为只有在自然之中才能找到真正的心灵栖息之地,而人间的道路虽然遥远曲折,但只要心中有爱、有追求,就一定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的依赖和对农耕文化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