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僧游二十年,却因无任访生缘。
风回建业秋归寺,月满秦淮夜到船。
故老尽成双鬓雪,旧房深锁一林烟。
莫言了悟为真理,不叹兴亡在眼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下面是对各句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注释和赏析。
送法镜上人归上元
- 诗句释义: 为一位名叫法镜的和尚送行,他即将返回上元这个地方。
- 译文: 为法镜和尚送行,他将要回到上元这个地方。
- 注释: “上元”在中国古代指的是京城所在地的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通常有盛大的庆祝活动。
- 赏析: 通过送别上元这一地点,表达了诗人对上元地区深厚的地域情感,同时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变迁。
南国僧游二十年
- 诗句释义: 在南方的寺庙中度过二十多年的生活。
- 译文: 在南方的寺庙中度过了二十多年的生活。
- 注释: “南国”可能指的是中国南方或特定地理位置的南方,“僧”则指出家人,即僧侣。
- 赏析: 这个部分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顾与感慨,也暗示了他对于宗教修行的执着。
却因无任访生缘
- 诗句释义: 尽管没有找到可以交往的人,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去拜访生疏的人。
- 译文: 尽管找不到合适的人交往,也没有机会去拜访生疏的人。
- 注释: “无任”在这里可能是表示无法找到合适的对象,或者是没有机会去做某件事情。
- 赏析: 这个句子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际交往的无奈和遗憾,同时也反映出了他在孤独中坚持修行的决心。
风回建业秋归寺
- 诗句释义: 秋风带来了建业的消息,他回到了寺庙。
- 译文:秋风送来了建业的消息,他回到了寺庙。
- 注释: “建业”是古代南京的旧称,位于现在的南京市区,是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的都城。这个地名的出现,暗示着诗人可能经历了从南方到北方的重要转变。
- 赏析: 这里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月满秦淮夜到船
- 诗句释义: 月亮圆满的时候,他乘坐船只来到了秦淮河。
- 译文: 在明月照耀下,他乘船到达了秦淮河。
- 注释: “秦淮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河,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是古代文人墨客经常吟咏的对象。
- 赏析: 通过描述夜晚的月光美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赞赏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喜爱。
故老尽成双鬓雪
- 诗句释义: 所有的老朋友都已经变老,他们的头发变成了两鬓的雪白。
- 译文: 所有曾经的朋友都变得年老,他们的白发如雪般覆盖在双鬓之上。
- 注释: “故老”指的是老朋友或者旧日的朋友,而“双鬓”通常用来形容人的两鬓头发,“雪”则比喻白色的头发。
- 赏析: 这个部分描绘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和对老年的感怀。
旧房深锁一林烟
- 诗句释义: 旧房子被深深地锁住了,周围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烟雾。
- 译文: 旧房子被深深地锁起来,四周弥漫着淡淡的烟雾。
- 注释: “旧房”指的是过去住过的房屋或者某个地方的老宅子,“深锁”意味着被严密地保护着或被封闭起来。
- 赏析: 这个场景让人联想到了过去的生活,也许还有着对过去的留恋和怀念。
莫言了悟为真理
- 诗句释义: 不要再谈论理解了什么是真理。
- 译文: 别再谈论什么是真理了。
- 注释: “了悟”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对某种道理或真理有深刻的理解或领悟。
- 赏析: 这个结尾表达了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强调了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理论和空谈的批判。
不叹兴亡在眼前
- 诗句释义: 不再感叹国家的兴衰就在眼前。
- 译文: 不再感叹国家的兴衰就在眼前。
- 注释: “兴亡”通常用来指一个国家的兴盛和衰落,“眼前”则表示近在咫尺。
- 赏析: 这个表述显示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他的责任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超脱于物外的境界,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