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去长沙又几程,二妃来死我来行。
人归五岭暮天碧,日下三湘寒水清。
远地毒蛇冬不蛰,深山古木夜为精。
伤心灵迹在何处?斑竹庙前风雨声。

湘中行

南去长沙又几程,二妃来死我来行。

人归五岭暮天碧,日下三湘寒水清。

远地毒蛇冬不蛰,深山古木夜为精。

伤心灵迹在何处?斑竹庙前风雨声。

注释:

  1. 湘中行:这首诗是诗人在途经湘中时所写,表达了诗人对湘中景色和历史的深深感慨。
  2. 南去长沙又几程:诗人向南行进了几程,到达长沙。
  3. 二妃来死我来行:传说中的西施和王昭君被沉入水中后化为鱼,人们认为她们死后的灵魂会随江水来到江南,因此诗人在行进中感受到她们的存在。
  4. 人归五岭暮天碧:诗人行走至五岭地区,天色已晚,但依然看到一片碧绿的山峦。
  5. 日下三湘寒水清:太阳下山后,三湘地区的水显得格外清澈。
  6. 远地毒蛇冬不蛰:诗人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发现这里的蛇在冬天也不会冬眠。
  7. 深山古木夜为精:深山中的古树在夜晚仿佛有生命般活动。
  8. 伤心灵迹在何处?斑竹庙前风雨声:诗人心中充满悲伤,不知湘中的美丽灵迹在哪里。他来到斑竹庙前,听到风雨的声响,更加思念那些已经逝去的人和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经过湘中地区时创作的,通过对湘中景色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湘中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的追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五岭”、“三湘”、“深山古木”等,展现了湘中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同时,诗人还通过“远地毒蛇冬不蛰”等诗句,表现了对湘中自然环境的独特感受。此外,诗中的“伤心灵迹”和“斑竹庙前风雨声”等词语,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思念之情。整首诗既有对湘中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和文化的追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