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眉童子语惺惺,实为天主自有灵。
可惜绿丝梳黛髻,枉将纤手把铜瓶。
低回婉态传师教,更学吴音诵梵经。
不似俗家诸姊妹,朝朝画得两蛾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惠尼童子》。诗中通过描述惠尼(梵语作“维那”)女子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女子的不满和批判。以下是逐句释义:
慢眉童子语惺惺,实为天主自有灵。
这句描述了惠尼女子的外貌特征,即她有着长长的眉毛,这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比喻女子温柔娴静。”语惺惺”意味着她的言语举止都显得非常聪明、机敏。这里的关键词是“慢眉”、“童子”和“语惺惺”,分别对应了诗句的第一句。
可惜绿丝梳黛髻,枉将纤手把铜瓶。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惠尼女子的批评。他看到了她的美色,但同时也看到了她的浅薄和庸俗。这里的关键词是“绿丝”、“梳黛髻”和“铜瓶”,分别对应了诗句的第二句。
低回婉态传师教,更学吴音诵梵经。
这句诗描绘了惠尼女子的柔媚与机智。她不仅接受了师傅的教育,还学会了吴地的语言和佛教经典。这里的关键词是“低回”、“婉态”、“传师教”和“诵梵经”,分别对应了诗句的第三句。
不似俗家诸姊妹,朝朝画得两蛾青。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女子的轻蔑。他认为惠尼女子的行为更加符合佛法,而那些俗世女子只会在镜子前涂脂抹粉。这里的关键词是“不似”、“俗家”、“诸姊妹”和“两蛾青”,分别对应了诗句的最后一句。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当时一些世俗女子的描写和评价。他在诗中通过对惠尼女子的形象和行为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她们的不满和批判。他认为这些女子虽然外表美丽,但却没有真正的智慧和内涵,只是表面上的繁华而已。同时,他也讽刺了一些俗世女子的浅薄和庸俗,认为她们只是在表面上追求虚荣和享乐,而不是真正地去追求佛法的智慧。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佛法的信仰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