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小臣祜,圣朝垂泪言。
微尘岂裨助,永负丘山恩。
箕子昔为奴,所悲逢世昏。
明时便钳舌,切恐负乾坤。
臣当涉黄河,心目日且烦。
分明在人世,不喻波浑浑。
愿以所支流,却寻到昆崙。
但穷此生感,没齿宁为冤。
臣读帝王书,粗知治乱源。
文思苟未安,讵得宾四门。
陛下欲垂衣,一与夔契论。
成汤事不尽,勿更随波翻。
直者举其材,曲者寻其根。
直固不可遗,曲亦不可焚。
用材苟端审,帝道即羲轩。
陛下复土阶,四方敢高垣。
陛下喜雕墙,四方必重藩。
畋猎岂无娱,汤泉岂无温。
始知尧为心,清净自成尊。
比干不惮死,谏道久而存。
许由不务策,志士亦所敦。
兢兢小臣祜,万死甘词繁。

元和直言诗

东野小臣祜,圣朝垂泪言。

微尘岂裨助,永负丘山恩。

箕子昔为奴,所悲逢世昏。

明时便钳舌,切恐负乾坤。

臣当涉黄河,心目日且烦。

分明在人世,不喻波浑浑。

愿以所支流,却寻到昆崙。

但穷此生感,没齿宁为冤。

臣读帝王书,粗知治乱源。

文思苟未安,讵得宾四门。

陛下欲垂衣,一与夔契论。

成汤事不尽,勿更随波翻。

直者举其材,曲者寻其根。

直固不可遗,曲亦不可焚。

用材苟端审,帝道即羲轩。

陛下复土阶,四方敢高垣。

陛下喜雕墙,四方必重藩。

畋猎岂无娱,汤泉岂无温。

始知尧为心,清净自成尊。

比干不惮死,谏道久而存。

许由不务策,志士亦所敦。

兢兢小臣祜,万死甘词繁。

注释:元和:唐宪宗年号(公元806-820年)。直:正直、坦率。微尘:微小之物,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垂泪言:流泪诉说。箕子:商朝开国大臣,因纣王的残暴而被囚禁并遭受折磨。所悲:所感到的悲哀。幸:幸运。契:契友,指朋友。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名履癸,又称武乙、天乙等,传说他灭夏后建立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遂:终于。比干:商朝末年的忠臣,因进谏纣王而被杀。谏道:进谏君王之道。许由:传说中尧舜时代隐士,相传尧让天下给他,他不受而逃至箕山下。所志:所追求的理想、目标。鼎足:三足鼎,象征国家稳固。方:地方。高垣:高大的城墙。汤泉:温泉,指温泉浴场。尧: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放勋,史称陶唐氏之祖,被奉为五帝之一。桀:商朝末年暴君,名履癸,史称商纣王,因荒淫无道而被周武王推翻。鼎足:古代一种盛酒器,三足两耳。方:地方。高垣:高大的城墙。畋猎:打猎。汤泉:温泉浴场。(1)东野:作者自谦的自称。祜:受赐福的人。微尘:细微之物,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2)垂泪言:流泪诉说。微尘岂裨助:微小的事物怎能起到辅助作用?(3)垂泪言:流泪诉说。(4)微尘:微小之物,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5)永负丘山恩:永远辜负了养育自己的父母的恩情。(6)箕子:商朝开国大臣,因纣王的残暴而被囚禁并遭受折磨。(7)所悲:所感到的悲哀。(8)明时:明智的时代。(9)直者:直言者。举其材:举荐才能的人才。(10)曲者:曲意奉承之人。寻其根:探究其根本。(11)直固:正直的固然。(12)曲亦:曲折的当然。(13)曲亦:曲折的当然。(14)用材:选用人才。端审:端正审慎。(15)帝道:天子的统治之道。(16)帝道:天子的统治之道。(17)帝道即羲轩:天子的统治之道如同黄帝和尧一样。(18)陛下:对帝王的尊称。(19)复土阶:重建土台阶。(20)四方:四方地区。(21)不敢高垣:不敢筑起高大的城墙。(22)陛下:对帝王的尊称。(23)喜:喜爱。(24)重藩:重要的藩屏。重,重视,保护。(25)畋猎:畋猎娱乐,打猎。(26)汤泉:温泉浴场。(27)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名履癸,又称武乙、天乙等,传说他灭夏后建立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28)尽:全部。(29)勿:不要。(30)更随波翻:不要随着波浪起伏翻腾。(31)直者:直言者。(32)举其材:举荐才能的人才。(33)曲者:曲意奉承之人。(34)曲者寻其根:曲意奉承之人要探究其根本。(35)直固:正直的固然。(36)曲亦:曲折的当然。(37)用材:选用人才。(38)端审:端正审慎。(39)帝道:天子的统治之道。(40)帝道即羲轩:天子的统治之道如同黄帝和尧一样。(41)陛下复土阶:陛下恢复土台阶。(42)四方敢高垣:四方地区谁敢筑起高大的城墙。(43)陛下喜雕墙:陛下喜欢雕刻的宫室墙壁。(44)重藩:重要的藩屏。(45)畋猎岂无娱:打猎难道没有乐趣?(46)始知:才知道。(47)尧为心:尧作为心中的榜样。(48)清净自成尊:保持清白自然就能成为尊贵。(49)比干:商朝末年的忠臣,因进谏纣王而被杀。(50)谏道久而存:坚持进谏的道理长久而不消失。(51)许由:传说中尧舜时代隐士,相传尧让天下给他,他不受而逃至箕山下。(52)所志:所追求的理想、目标。(53)所志:所追求的理想、目标。(54)志士:有志向的人。(55)志士亦所敦:有志向的人也应该去实践它(指进谏道理)。(56)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57)小臣祜:谦虚自称为小臣祜。(58)万死甘辞繁:即使万死也在所不惜地多次陈述(进谏道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