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客南行祭碧鸡,木棉花发锦江西。
山桥日晚行人少,时见猩猩树上啼。

【注释】

蜀客:指南行到成都的人。

祭:祭祀,这里是为木棉树祈福之意。

碧鸡:即碧鸡山,在今四川成都市南。

锦江:指长江流经的成都附近一带,因江水清澈如锦缎而得名。

木棉花发:木棉花开的季节到了。木棉花是一种红色的大花,这里用来形容木棉花盛开的景象。

西:向西。

山桥:山间的桥梁。

猩猩:一种动物,也称为红毛猩猩,生活在热带雨林中。

啼:鸣叫。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绘蜀地景色和人情的诗歌。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蜀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首句“蜀客南行祭碧鸡”,描绘了蜀地南行的客人为了祈求平安、吉祥而祭祀碧鸡山的情景。这里的“祭”字,不仅表达了客人对神灵的敬畏之情,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和神灵的深深敬畏之情。

次句“木棉花发锦江西”,描绘了木棉花盛开的景象。木棉花开的季节到了,江水清澈如锦缎,映衬着美丽的花朵,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锦江”一词,不仅代表了蜀地的美丽景色,也象征着蜀地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第三句“山桥日晚行人少”。描绘了山桥上夜晚行人稀少的场景。山桥上,行人稀少,只有偶尔可见的几声猿猴叫声。这一句描绘了蜀地夜晚的宁静和美丽,也表现了蜀地人民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

最后一句“时见猩猩树上啼”,描绘了猩猩树上鸣叫的情景。这里的“猩猩”一词,既指猩猩这种动物,也暗指蜀地的人们。猩猩在树上鸣叫,仿佛在诉说着蜀地的故事和传说。

整首诗通过描绘蜀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展现了蜀地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