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
不是他山少,无如此地生。
垂梢丛上出,柔叶箨间成。
何用高唐峡,风枝扫月明。

【注释】

新鞭:新长出的鞭子。

竿(gān):竹子的茎干,这里指竹节。

初长两三茎:刚开始长了二三根竹节。

不是他山少:不是因为别的山缺少竹子。

此地生:这里是说这里的竹生长得特别旺盛。

垂梢丛上出:竹梢下垂时在丛中冒出。

柔叶箨间成:竹叶柔软,包裹在竹箨(tuò)之间。

何用高唐峡:为何要用高唐峡的比喻?

风枝扫月明:风吹过竹林时,竹影摇曳,好像月光都被扫掉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竹来抒发作者的高洁品格,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四联皆为景语,写竹之形、竹之色、竹之声。前两联写竹之形,后两联写竹之色与声。

第一联“新竹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写新笋刚长出竹鞭,就悄悄地进入庭院,并有两三根竹笋刚刚露出地面。

第二联是说“不是他山少,无如此地生”,即不是别处的山里没有竹子,而是这地方生长得特别好。这两句写出了竹子的生长环境。

第三联“垂梢丛上出,柔叶箨间成。”写竹梢下垂,竹叶在竹箨中长出来。

第四联“何用高唐峡,风枝扫月明。”写竹叶被风吹拂,仿佛月光照在竹林之中,使月光也变得黯淡了。

这首诗的意境优美,形象生动,语言简练含蓄,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性。诗人通过赞美竹子的美丽和高洁品格,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