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西林杪寺,殿倚石棱开。
晓月僧汲井,残阳钟殷台。
河冲绿野去,鸟背白云来。
日夕唯增思,京关未想回。
【注释】
- 沙西:即沙门。
- 林杪:树梢。杪,树梢。
- 殿倚:殿檐。石棱开:殿宇的石栏杆。
- 汲井:汲水。
- 殷(yin)台:钟声悠长。
- 河冲:山涧。
- 绿野:指田野。
- 鸟背:鸟儿背上。
- 京关:京都长安,古称“京师”。
【赏析】
夏日龙翔寺寄张侍御
这首诗是王昌龄于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夏作于龙翔寺的一首五律诗。此诗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联写寺庙的方位,颔联描写寺庙的景色,颈联写寺庙周围的环境,尾联写诗人的内心感受。全诗写景与抒情结合,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体现了王昌龄善于用自然景象来烘托、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特点。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到达龙翔寺后的所见所感。
首句“沙西林杪寺”,点明诗人在龙翔寺。“沙西”表明诗人是从沙门道进入寺内的。“林杪”(sào miǎo)即树梢,说明诗人来到龙翔寺是在夏天。“寺,殿倚石棱开”一句,写寺中景物,其中“殿倚石棱开”一句尤其出色。殿檐依傍着岩石边沿而建,十分壮观。这一句是描写寺院位置的高峻和建筑的宏伟。
颔联“晓月僧汲(jí)井”,“汲”是打水的意思。“残阳钟殷台”,意思是说夕阳西下的时候,寺院里的钟声回荡在空旷的山谷里。这里,“钟殷”二字用得极为贴切,既写出了钟声的洪亮,又渲染了黄昏时分的寂静气氛。
颈联“河冲绿野去”,“河”指山中的溪流,“绿野去”则说明溪流流过一片绿色的原野,然后汇入山间。“鸟背白云来”,这句写的是鸟儿从山上飞过,带起一片片白云。这两句是写寺周围环境的幽静和美丽。
尾联“日夕唯增思,京关未想回。”的意思是说:随着日落,我的思绪越来越浓,但想到京城长安,我的心却无法安定下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的忧虑与不安。
整首诗通过描绘龙翔寺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既赞美了自然之美,又反映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王昌龄的诗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