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机消已尽,巾屦亦飘然。
一室故山月,满瓶秋涧泉。
禅庵过微雪,乡寺隔寒烟。
应共白莲客,相期松桂前。

【注释】

①世机:尘世的机巧。②巾屦:头巾、鞋子。古代僧人多穿布衣,以竹杖为杖,故称“巾屦”。飘然:超脱的样子。③一室:指僧岳云住的小院。④秋涧泉:从秋天山涧中流出来的水。⑤禅庵:和尚居住的地方。⑥白莲客:这里借指高僧。因为白莲与佛相合,所以称僧人为“白莲客”。⑦松桂前:指寺庙门前有松树和桂树(古人常用松柏比作长青不老之德)。⑧期:约。⑨相期:相约。

【赏析】

这首诗是赠别越僧的一首五律诗。诗的前四句写送别的场景,中间两句写送别的内容,后四句写送别后的思念。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幽,富有诗意。

首联“世机消已尽”,意为世间的机巧都已消除,表现了诗人对出家为僧生活的喜爱,对俗世纷扰的厌倦;“巾屦亦飘然”,意为头巾、鞋子也随风飘扬,进一步表明了诗人对世事的看破,以及对出家生活的向往。

颔联“一室故山月”和“满瓶秋涧泉”,描绘了诗人在僧寺中的所见所闻。“故山月”指的是故乡的山,“秋涧泉”则是指秋天山涧中流动的水。通过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认同。

颈联“禅庵过微雪”和“乡寺隔寒烟”,“禅庵”指的是和尚居住的地方,“微雪”表示雪花飘落的景象,“乡寺”则是诗人的家乡寺庙。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送别时所看到的景象,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尾联“应共白莲客,相期松桂前”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里的“白莲客”是指高僧,因为白莲与佛相合,所以称之为“白莲客”;而“松桂前”则是指寺庙前的松树和桂花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幽,富有诗意。诗人通过对僧寺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出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通过对家乡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的世界之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