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因途乃异,及舍趣犹并。
苦极思归乐,乐极苦还生。
岂非罪福别,皆由封著情。
若断有漏业,常见法身宁。

【注释】

寻因途乃异,及舍趣犹并。

苦极思归乐,乐极苦还生。

岂非罪福别,皆由封著情。

若断有漏业,常见法身宁。

【赏析】
《颂六十二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徒所作的颂文。这是第15篇。这首诗表达了佛教徒对于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的信仰。
一、二句:“寻因途乃异,及舍趣犹并。”意思是说:由于因果的缘由不同,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也就各异了;当舍弃世俗的名利后,其向往的精神境界依然存在。
三、四句:“苦极思归乐,乐极苦还生。”意思是说:当人陷入极度的困苦时,就会产生对解脱的痛苦的渴望,而当人处于极度的快乐时,又会产生对痛苦的畏惧。
五、六句:“岂非罪福别,皆由封著情。”意思是说:难道不是由于人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罪过和福分吗?这都是因为人们各自执着于自己的感情而造成的。
七、八句:“若断有漏业,常见法身宁。”意思是说:如果能够断除一切有漏(指有烦恼、有牵挂)的业行,就可以常常见到佛的形象。
这首诗通过佛教徒对于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的认识,表达了佛教徒对于生死轮回的无奈和对解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即人们对于生死轮回的认识并不深刻,而是陷入了迷信和执着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