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来死还送,日往月复旋。
弱丧昏风动,流浪逐物迁。
愚戆失正路,漂没入重渊。
一坠幽暗处,万劫履锋辛。
六道旋寰苦,三业未曾全。
坠流无人救,凄伤还自怜。
归诚观像物,方知虚妄筌。
苦海深河趣,思登般若船。
诗句解析与译文:
- 生来死还送,日往月复旋。弱丧昏风动,流浪逐物迁。愚戆失正路,漂没入重渊。
- 这首诗的开篇两句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轮回的主题。”生来死还送”意味着生命的开始和结束就像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而”日往月复旋”进一步强调时间的不断循环。接着,”弱丧昏风动”和”流浪逐物迁”描绘了人生无常,如同风中飘摇的树叶,没有固定的方向。
- 一坠幽暗处,万劫履锋辛。
- 这两句诗表达了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挣扎和痛苦。”一坠幽暗处”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跌入黑暗、无法自拔的境地,而”万劫履锋辛”则暗示了这种处境是长期且充满痛苦的。
- 六道旋寰苦,三业未曾全。
- 这句诗反映了佛教中的六道轮回理论,指出人们在六道中经历轮回,但并没有完全达到解脱。”六道”是指佛教中的六种轮回状态,包括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以及阿修罗。”三业”则指佛教中的三个修行方向:戒、定、慧。
- 坠流无人救,凄伤还自怜。
-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助感和孤独感。”坠流无人救”说明诗人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没有人来帮助他。”凄伤还自怜”则反映了诗人在悲伤中仍对自己保持同情。
- 归诚观像物,方知虚妄筌。
- 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思,意识到一切都是虚幻的。”归诚观像物”意味着回到内心,审视外物的本质。”方知虚妄筌”则是说通过这样的思考,人们才能认识到一切外在的事物都是暂时的,如同一个工具或方法一样。
- 苦海深河趣,思登般若船。
- 最后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解脱的追求。”苦海深河趣”形容人生的苦难像大海一样深邃,而”思登般若船”则是说人们渴望登上智慧之舟——般若波罗蜜多,以摆脱苦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生命的无常、轮回的痛苦、自我救赎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困境的深刻理解和对解脱的渴望。诗句简洁而富有哲理,语言优美,情感丰富,体现了古代诗歌的韵味和深度。整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感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