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宝失舟济,飘浮思救形。
幻媚多方趣,妖魅诳人情。
假接度海难,虚发亲爱声。
自非马王负,危苦讵安宁。
【译文】
我追求宝物却失去了船只,飘浮不定的我思救自身。
幻术媚人多方取乐,妖魅诳人迷惑心肠。
假借接引渡海艰难,虚发亲爱声音招摇。
自己不是马王负,哪能安泰不受殃。
【注释】
①《颂六十二首》:指《大雅》中的《文王》、《大明》、《皇矣》、《卷阿》四篇。这四篇诗是歌颂周文王和周武王的作品。
②求宝失舟济:意思是说追求宝物却失去了渡海的方法。
③飘浮思救形:意为漂浮不定的我思救自身。
④幻媚多方趣:指幻术媚人的手法多样。
⑤妖魅诳人情:指妖魅用欺骗的手段使人上当受骗。
⑥假接度海难:即假借度海之难。
⑦自非马王负:意思是说如果不是像汉武帝那样有负于天下的人,哪里能得到安宁?“自”是“岂”的意思,“非”是“难道”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因迷恋女色而误事,最后落泊江湖,身无一技,为求活命,只好假借度海之难,骗取他人财物以维持生计。全诗反映了当时一些封建文人沉溺于声色犬马,不学无术、荒废学业、不务正业的丑恶现象。
首二句点题,直陈其事:“求宝失舟济”,意思是说追求宝物却失去了渡海之法,“飘浮”两句紧承“求宝”,进一步说明自己漂浮不定,无家可归,“思救形”三句,写自己漂泊江湖,流离失所,想寻求解救之道。
中间四句写自己被女色迷住,误入歧途,“幻媚”“妖魅”两词,分别形容其貌美如花,巧言令色的特点;“多方趣”“诳人心”两词,则形容其手段多变,骗人钱财的手段更是层出不穷。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女子写得既美丽又狡诈。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叹:如果不是像汉武帝那样有负于天下的君主,哪里能够得到安宁呢?作者通过反问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这首《杂曲歌辞》是一首反映现实生活的讽刺诗。诗中描写了诗人由于迷恋女色而导致误事的全过程,揭露了当时一部分封建文人荒淫无耻、不学无术、荒废学业、不务正业的丑恶行径,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