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古来难,年光独认寒。
朔云侵鬓起,边月向眉残。
芦井寻沙到,花门度碛看。
薰风一万里,来处是长安。

诗句释义

1 “北路古来难” - 这句表明了前往北方的道路自古以来就不易,充满了艰难的挑战和困难。

  1. “年光独认寒” - 此句表达了诗人在冬季独自感受到的寒冷,突显了季节的变化与旅途的艰辛。
  2. “朔云侵鬓起” - “朔云”指的是北方的云,这里用来形容天气的严寒,而“侵鬓起”则形容这种寒冷感直接到达了发鬓。
  3. “边月向眉残” - 这里的“边月”指的是边疆的月亮,由于距离遥远,月光变得残缺不全,形象地描绘了远离家乡的孤独感。
  4. “芦井寻沙到” - 描述的是寻找水源的情景,“芦井”指可能位于沙漠中的小水井。
  5. “花门度碛看” - 这里的“花门”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区或关口,而“碛”是沙漠的意思。通过这一句表达了穿越沙漠的艰辛。
  6. “薰风一万里” - 尽管路途遥远,但春风依然可以吹遍万里之遥,象征着希望和生命力。
  7. “来处是长安” - 最后一句回归到起点,暗示无论旅途多么艰难,最终都能回到故乡,长安。

译文

北方的道路自古以来就充满了艰难和挑战,
我独自感受到冬天的寒冷,无法抵挡。
冷风吹过发际,仿佛触及了遥远的边陲。
边塞的月亮已残缺不全,映照在遥远的天际。
我们寻找着小水井,渡过了荒芜的沙漠。
虽然风从远方吹来,却能吹透万里之遥。
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对家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北行道路的自然描述和心理感受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对家的深切思念。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刻。诗中既有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整体风格质朴而不失诗意,是一首表达离别与思乡情感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