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得幽石,日觉公堂清。
一片池上色,孤峰云外情。
旧溪红藓在,秋水绿痕生。
何必澄湖彻,移来有令名。
【注释】
韦少府:姓韦名少府。厅池:厅堂前的水池。咏石:吟咏石头。主人:指韦少府。幽石:幽雅的石头。日觉公堂清:太阳照射下来,使公堂变得明亮、清爽。清:清澈。一片池上色:一池水中的景色。孤峰云外情:山峰在云外,如情意相投,相互呼应。
旧溪红藓:旧时溪边生长的红色苔藓。秋水绿痕生:秋天的水面长满了绿色的痕迹。秋水:秋天的水流。绿痕:绿色的水波。不必澄湖彻:不必像清澈见底的湖水。澄:清澈。移来有令名:从别处移来,却因名声而受到赞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的小品诗。它描写了韦少府厅前池塘中的一块奇石。
首联“主人得幽石,日觉公堂清”,点明诗人观石后的感受。“主人”即韦少府,“幽石”就是这块奇石。这里说,韦少府得到了这块幽静高雅的奇石,于是公堂变得清爽起来。
颔联“一片池上色,孤峰云外情”,写诗人观赏奇石后的感受和联想。“一片池上色”是说,在池中看到了色彩斑斓的奇石,“孤峰云外情”则是想象奇石好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在白云之外,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美感。
颈联“旧溪红藓在,秋水绿痕生”,描写池中奇石周围的环境。“旧溪红藓”是指昔日的溪水中生长着红色的苔藓,“秋水绿痕生”是指秋天的流水中长出了绿色的水迹。
末联“何必澄湖彻,移来有令名”,是对奇石的赞语,表达了诗人对奇石的珍爱之情,也表明了奇石给公堂带来的美好影响。
此诗写景细腻,用字精当,语言优美,富有韵味,是唐代咏物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