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暂作鱼鼓,悬头为众苦。
师僧吃茶饭,拈槌打我肚。
身虽披鳞甲,心中一物无。
鸬鹚横溪望,我誓不入湖。

【注释】

①鱼鼓:一种乐器,用鱼皮或鱼骨制成,击之有声。

②悬头为众苦:把脑袋挂在高处示众,表示自己甘愿受尽苦难。

③师僧吃茶饭:和尚和僧人吃茶饭。

④拈槌打我肚:用手拿棒槌敲我的肚子。

⑤鸬鹚:水鸟名,形似老鹰而小,常在溪边捕鱼。

⑥誓不入湖:发誓绝不进入湖中。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贾岛。贾岛是唐人,他作诗追求“炼句”,即讲究字斟句酌,精心雕琢。此诗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诗题是咏鱼鼓的两首诗中的一首,另一首题为《鱼鼓歌》。这两首诗都写鱼鼓的制造过程以及它被使用的情况。前一首写鱼鼓的制作过程,后一首写鱼鼓的用途。

第一、二句“我暂作鱼鼓,悬头为众苦”,“我”是说制作鱼鼓的人;“暂”是暂时的意思;“作”是做的意思。“悬头”指鱼的头部被悬挂起来。“众苦”指众人受的苦难。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暂时做鱼鼓,把鱼头悬挂起来,以示大家,表明自己愿意受尽苦难,以取悦于人。

第三、四句“师僧吃茶饭,拈槌打我肚”。“师僧”指寺庙里的和尚;“吃茶饭”指和尚们吃斋饭。“打”是打击之意。“我肚”指作者自己的肚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和尚们在吃茶饭的时候,拿着棍子敲击着作者的肚子。

第四、五句“身虽披鳞甲,心中一物无”,“披鳞甲”意谓身披鱼鳞,戴着盔甲。“一物无”指心里没有一点东西。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身外披着鱼鳞戴着盔甲,但是内心却一点也没有。

最后两句“鸬鹚横溪望,我誓不入湖”,“鸬鹚”是一种鸟类。“横溪”指斜靠在溪水中。“誓”是誓言。“入湖”指进入湖中。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鸬鹚横卧于溪水中眺望远方,我发誓决不进入湖中。

贾岛一生穷困潦倒,但他并不以此自卑,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诗歌创作之中,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著名诗人。《咏鱼鼓二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