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多是醉醺然,应有囊中子母钱。
有兴欲沽红曲酒,无人同上翠旌楼。
星斗离披烟霭收,玉蟾蜍耀海东头。
鹿胎冠子水晶簪,长啸欹眠紫桂阴。
躞蹀马摇金络脑,婵娟人坠玉搔头。
狂歌放饮浑成性,知道逍遥出俗笼。
除却洛阳才子后,更谁封恨吊怀沙。
莲浦浪澄堪倚钓,柳堤风暖好垂鞭。
上马等闲销白日,出门轻薄倚黄金。
净名方丈虽然病,曼倩年涯未有多。

“相逢多是醉醺然,应有囊中子母钱。”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世俗享乐的宴会场景。诗人通过描述人们醉酒的状态和囊中的钱财,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讽刺和批评。这里的关键词“相逢”暗示了与朋友们相聚的场景,而“醉醺然”则是对这一聚会氛围的生动描写。同时,“子母钱”指的是古代的铜钱,暗示了聚会者手中的经济基础或财富状况。

“有兴欲沽红曲酒,无人同上翠旌楼。”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饮酒的欢乐气氛。诗人提到“欲沽红曲酒”,可能意味着有人想要购买美酒来共同享受,但由于“无人同上翠旌楼”,即没有同伴一起前往装饰华丽、地位显赫的建筑,因此这种愿望未能实现。这里的“红曲酒”和“翠旌楼”都是古代文人雅士所喜爱的事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星斗离披烟霭收,玉蟾蜍耀海东头。”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天空的景象。诗人用“星斗离披”来形容夜空中的星星点点,显得有些散乱;而“烟霭收”则描绘了夜色渐浓,云雾消散的情景。在这样的夜晚,月亮显得格外明亮,如同“玉蟾蜍耀海东头”。这里的“玉蟾蜍”指的是月亮,而“耀海东头”则形容月亮在东方海面上的光辉。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也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接下来是“鹿胎冠子水晶簪,长啸欹眠紫桂阴。”这两句诗描述了一位文人雅士的形象。他戴着鹿胎冠子、佩戴着水晶簪,手持长啸,倚靠在紫桂树下休息。这里的“鹿胎冠子”是一种高贵华丽的帽子,而“水晶簪”则体现了其高雅的品味。长啸表示他内心的自由和不羁,而“倚眠紫桂阴”则描绘了他悠闲自得的姿态。

诗句接着是“躞蹀马摇金络脑,婵娟人坠玉搔头。”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繁忙而又精致的场面。马儿在小路上轻快地行走,摇动着金色的马络头;而女子则头戴玉制的发饰,低头梳洗头发。这里的“躞蹀”和“摇金络脑”都形容了马和人的动态,而“婵娟”和“玉搔头”则分别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和她的打扮。这两句诗既展现了生活的繁忙,也体现了对细节的精细观察。

下联是“狂歌放饮浑成性,知道逍遥出俗笼。”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诗人以“狂歌放饮”来形容他们放纵自我、尽情享受的生活态度;而“浑成性”则暗示了这种生活方式的自然而然和不受拘束。最后,“知道逍遥出俗笼”表明他们理解并实践了一种超越世俗束缚的生活哲学。

“除却洛阳才子后,更谁封恨吊怀沙。”这两句诗意味深长。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洛阳众多的才子之中,又有谁能像我一样被世人所怀念和哀悼呢?这里的“才子”指代才华出众的人,而“封恨吊怀沙”则表达了对失去知己的哀伤和对故土的眷恋。

“莲浦浪澄堪倚钓,柳堤风暖好垂鞭。”这两句诗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在清澈见底的莲浦边,可以倚靠钓鱼;而在温暖的柳堤旁,可以舒适地骑马。这些景象为诗人提供了放松身心的好地方。

“上马等闲销白日,出门轻薄倚黄金。”这两句诗描述了一种轻浮的态度。诗人表示,他们上马时毫不在意时间的流逝(“等闲”),一旦离开家门(“出门”),便开始炫耀自己的财富(“倚黄金”)。这里的“轻薄”一词既有贬义也有褒义,一方面指行为的轻浮,另一方面也可能含有对其潇洒生活态度的赞赏。

接下来的两句诗“净名方丈虽然病,曼倩年涯未有多。”似乎在表达对某种人生境遇的感慨。尽管有着“净名方丈”这样的身份象征,但诗人自己却在生病中度过(“虽病”);相比之下,他的好友曼倩却拥有更多的年华岁月(“未有多”)。这里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健康状况的担忧以及对友人青春常驻羡慕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个富足且繁华的社会环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深刻反思和批判。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