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蘋白石匝莲塘,水里莲开带瑞光。
露湿红芳双朵重,风飘绿蒂一枝长。
同心栀子徒夸艳,合穗嘉禾岂解香。
不独丰祥先有应,更宜花县对潘郎。
【注释】
- 青蘋:一种草名。
- 白石:一种石头。
- 水里莲开带瑞光:莲花在水面上盛开,散发出吉祥的光芒。
- 露湿红芳双朵重:莲花上的红色花瓣被露水打湿后显得更加鲜艳。
- 风飘绿蒂一枝长:莲花上的绿色茎叶在风中飘动,其中一株长得特别长。
- 同心栀子徒夸艳:栀子花虽能相互依偎,却无法共同绽放。
- 合穗嘉禾岂解香:稻谷虽然可以结出果实,但并不具备香味。
- 不独丰祥先有应,更宜花县对潘郎:这里的“丰祥”指的是丰收的景象,而“潘郎”是古代的一个美女的名字。诗人认为,不仅丰祥已经出现,而且花县(即现在的婺源)的景色与潘郎的美丽相得益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婺源县池塘边盛开的莲花和荷叶,以及它们所散发出的香气。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青蘋白石匝莲塘”一句,描绘了池塘周围的自然环境。青色的青蘋和白色的石头环绕着美丽的荷花,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画面。
“水里莲开带瑞光”进一步描述了荷花的美丽。荷花在水面上盛开,散发出吉祥的光芒,象征着好运和繁荣。
“露湿红芳双朵重”和“风飘绿蒂一枝长”两句,分别描写了荷花上红色的花瓣和绿色的茎叶。这些细节描绘了荷花的不同特征,使得整个景象更加生动和真实。
“同心栀子徒夸艳”和“合穗嘉禾岂解香”两句,通过对比栀子花和稻谷的特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他相信,尽管某些事物看似美丽,但真正的美在于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
“不独丰祥先有应,更宜花县对潘郎”一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认为,婺源县的自然景观与潘郎的美相得益彰,这种美不仅体现在视觉上,还体现在心灵上。他期待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并赞美这片美丽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