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亭留恨为伤杯,未得醒醒看便回。
却想醉游如梦见,直疑元本不曾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歌内容,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即可。
译文:在岘山的亭子里留连徘徊,心中满是伤杯之意,醒来后便要回去。却想沉醉游玩如同梦中,仿佛元本不曾来到这里。
注释:岘(jià)亭:指汉末刘表所筑的岘山亭,在今湖北襄阳市西北。留恨为伤杯:指留恋不舍。醒醒:醒了又睡,反复不能成眠。直疑:直感到好像。元本:本来,原先。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岘山亭之后写的。诗人在岘山亭里徘徊流连,心烦意乱,难以成眠,反复地从睡梦中回到现实之中来,这中间有无限感慨。诗中“未得醒醒看便回”“却想醉游如梦见”两句,写诗人辗转难眠的情景;“直疑元本不曾来”一句,写诗人对于这次游览的感受。
【答案】
寄题岘亭
岘亭留恨为伤杯,未得醒醒看便回。
却想醉游如梦见,直疑元本不曾来。
赏析:首句点明题旨。次句抒发了徘徊不寐的愁苦心情。三四句运用了反衬手法。诗人因夜深不能成眠而想起往日的游乐生活,但此时他已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而是饱经沧桑的中年人了,因此不免生出许多感慨。最后一句以“直疑”作结,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感叹之情。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处境的认识,表达了他对人生坎坷、世态炎凉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