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妄归真万虑空,河沙凡圣体通同。
迷来尽似蛾投焰,悟去皆如鹤出笼。
片月影分千涧水,孤松声任四时风。
直须密契心心地,休苦劳生睡梦中。

【注释】

了妄归真万虑空:了悟一切妄想,归于虚无的真理。万虑指一切纷扰的思绪,空指超脱一切。

河沙凡圣体通同:如同河中砂粒一样,凡夫与圣贤的思想、行为、情感等都相同。

迷来尽似蛾投焰:比喻迷于世间的尘缘,就像蛾扑向火焰一般,最终自焚。

悟去皆如鹤出笼:领悟后离开尘世,就如出笼的鹤飞向高空。

片月影分千涧水:月光下,清泉被分割成千万条细流。

孤松声任四时风:孤高的松树,无论冬夏春秋,都能承受风吹雨打。

直须密契心心地:必须紧密契合内心的本心。

休苦劳生睡梦中:不要在梦中受苦,不要在梦中劳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禅宗诗,表达了诗人对禅道修行的理解和向往。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充满了哲理和智慧。

首句“了妄归真万虑空”表明了诗人对于人生的一种态度和理解。他认为,人们应该了悟到一切妄想,回归到真正的自我,摆脱一切纷扰的思绪,达到一种空灵的境界。这是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理解,也是诗人对禅宗修行的一种追求。

“河沙凡圣体通同”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境界的存在。在这里,诗人将凡夫与圣贤的思想、行为、情感等都视为同一,这是对佛家“众生平等”思想的体现。这也表明了诗人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了生命的本质,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迷来尽似蛾投焰”和“悟去皆如鹤出笼”分别描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前者比喻迷途的人像扑向火焰的蛾虫,终将自焚;后者则比喻觉悟者脱离尘世束缚,如鹤飞向高空,自由自在。这既是对禅宗修行过程的真实写照,也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片月影分千涧水”和“孤松声任四时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月光下的千涧水被分割成千万条细流,象征着禅宗修行中的顿悟;而孤松无论春夏秋冬,都能承受风吹雨打,象征着禅宗修行者的坚韧不屈。

“直须密契心心地”和“休苦劳生睡梦中”则是对禅宗修行者的劝诫。诗人鼓励他们要紧密契合内心的本心,不要在梦中受苦,不要在梦中劳碌。这是对禅宗修行者的一种提醒和鼓励,也是一种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这首诗以禅宗修行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修行和解脱的独特见解。它既有佛教哲学的内涵,又充满诗意和美感,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