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贤太守,遗庙古溪边。
树影入流水,石门当洞天。
幡花凝宝座,香案俨炉烟。
若到千年后,重修事宛然。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铜官山庙的怀念和对其历史的敬仰。
首句“浔阳贤太守,遗庙古溪边”,描述了这座庙宇的历史背景。它曾是浔阳郡的一位贤明太守的庙宇,位于古老的溪边,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这一句中的“贤太守”指的是一位历史上的名臣,他的政绩和仁德为后人传颂。而“遗庙古溪边”则描绘出这座庙宇的古老和静谧,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痕迹。
第二句“树影入流水,石门当洞天”,则是对庙宇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树影摇曳于流水之中,仿佛与水融为一体;石门高耸,仿佛一座通往天界的门户。这句诗通过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庙宇周围的自然风光和神秘氛围。
第三句“幡花凝宝座,香案俨炉烟”,则进一步描绘了庙宇内部的景象。幡花在宝座前飘舞,香烟缭绕在香案上,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这里的“幡花”指的是寺庙中的一种装饰品,而“宝座”则是供奉佛像或神灵的地方。这些细节描绘出庙宇内部的庄重和神圣。
最后两句“若到千年后,重修事宛然”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庙宇的敬仰之情。他希望后人能够继承并修缮这座庙宇,让它的美丽和庄严得以永存。这里的“重修”意味着修复或重建,而“宛然”则表示一切都能恢复原样。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寄托了他的美好愿景。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铜官山庙的描绘,展现了其历史背景、自然环境和内部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庙宇的敬仰之情。诗句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对庙宇本身的赞美,也有对未来的期许。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