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非附凤攀龙客,本是山猿野鹿身。
虚向班行纡组绂,争如□□□□尘。
欢同玉季为良伴,喜奉金□□□因。
今日香炉峰下过,方欣物外有遗民。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元非附凤攀龙客,本是山猿野鹿身”: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自谦和自我定位的态度。”元非”意指本来并非,”附凤攀龙客”是说诗人并不是那种渴望飞黄腾达、依附贵人之人;而”山猿野鹿身”则形容自己本就如山中的猿猴或林中的野鹿,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2. “虚向班行纡组绂,争如□□□□尘”: “虚向班行纡组绂”意味着虽然表面上在官场上有所作为(纡组绂即纡领绶带),但实际上可能只是为了应酬或者满足某种身份的象征,而非真正出于内心的追求。”□□”这里可能是对某种事物的描述或象征,但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争如□□□□尘”则是说与其如此虚伪地追求名利,还不如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被世俗的浮尘所染。

  3. “欢同玉季为良伴,喜奉金□□□因”: 这句表明诗人与玉季(一个友好或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享受快乐时光,并乐于接受金□□□□(一种珍贵物品)来表示友谊的珍贵。这里的“玉季”可能指的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而“金□”则象征着贵重的礼物或友情的价值。

  4. “今日香炉峰下过,方欣物外有遗民”: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香炉峰”是一个地名,可能位于某个山水之间,此处用作象征性地点。“遗民”指的是那些超脱于世俗纷争之外、过着隐逸生活的人们。此句表达了诗人在经过香炉峰时的感受——他感到非常愉悦,因为能够感受到那些远离尘世纷扰、生活在自然之中的人所带来的宁静和自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展示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看法以及他对自然和真实友情的追求。诗中的“山猿野鹿身”和“虚向班行纡组绂”等表述,体现了作者超然物外、不与世俗名利相争的人生观。而“方欣物外有遗民”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平静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透露出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自然与人际关系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