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凋夏尽,菊茂秋深。
惊□飋䫻,寒木萧森。
天高月净,鸟思虫吟。
感时怀友,望美沾襟。
情唯丘壑,志在山林。
从兹释纲,谢病抽簪。
眷言鲍叔,知余此心。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兰凋夏尽,菊茂秋深。

注释:

  • 兰花凋零:比喻美好事物或人逐渐消逝或衰败。
  • 夏尽:夏天结束。
  • 菊盛开:在秋天时节,菊花盛开。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兰”和“菊”的盛衰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兰花在夏天凋谢,预示着季节的转换,而菊花在秋天绽放,代表了生命的顽强和美丽。

2. 惊□飋䫻,寒木萧森。

注释:

  • □飋䫻:形容草木因受惊而抖动。
  • 寒木萧森:形容树木在寒冷中显得格外萧条。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草木因秋风而抖动,树木在寒风中显得更加苍凉,反映了自然界在秋冬交替时的冷清和萧瑟。

3. 天高月净,鸟思虫吟。

注释:

  • 天高月净:形容天空高远,月光明朗。
  • 鸟思虫吟:鸟儿在飞翔时发出叫声,昆虫在夜间活动时发出声音。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月光洒满大地,万物都在静静地享受着这份宁静。鸟儿在空中飞翔,虫儿在地上爬行,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画面。

4. 感时怀友,望美沾襟。

注释:

  • 感时怀友:感慨时光流逝的同时怀念朋友。
  • 望美沾襟:看到美好的景色而感到悲伤。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感慨时间流逝的同时,也对逝去的美好时光感到惋惜和哀伤。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使得他在看到美景时也难以抑制内心的伤感。

5. 情唯丘壑,志在山林。

注释:

  • 丘壑:山间溪谷,常用来比喻理想境界。
  • 志在山林:立志隐居山林,追求隐逸生活。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向往。他希望能够像山水一样,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这种志向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6. 从兹释纲,谢病抽簪。

注释:

  • 释纲:放下官位,不再担任官职。
  • 谢病:因病请求辞去职务。
  • 抽簪:古代官员戴的帽子上插着簪子,表示辞职。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放弃官职、辞去公务的决心。他选择了隐退山林的生活方式,以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这种选择体现了诗人对世俗权力的淡薄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7. 眷言鲍叔,知余此心。

注释:

  • 鲍叔: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以智慧和道德著称。
  • 知余此心:知道你我内心的真实想法。

赏析:
这句诗表明诗人得到了知己的认可和理解,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和相互的理解。这种关系使得诗人能够坦诚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获得了对方的支持和鼓励。

《秋晚感时寄裴草然》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诗人也通过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