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此日沾襟念岐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齐安早秋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此日沾襟念岐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
- 关键词: 流年、堪惜、堪惊
- 注释: “流年”指的是逝去的时光;”堪惜”和”堪惊”表达了对时间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惊讶。”砧杵声”是古代用来捣衣石臼的声音,常用来象征家的思念或劳作的生活。
- 赏析: 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同时也为这种变化带来的情感波动感到震惊。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情怀念。
2.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
- 关键词: 高鸟、过时、秋色
- 注释: “高鸟”通常指飞翔的鸟类,这里比喻远行的人或事物。”过时”意味着季节的更迭。”秋色动”描绘了秋季景象的生动美丽。”征帆落处”则形容帆船靠岸的景象,”暮云平”描述了傍晚时分云层逐渐散去,天空变得宁静。
- 赏析: 通过对比飞翔的高鸟和静止的征帆,以及秋天的变化与夕阳的美景,诗人展现了自然界的宏大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3.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 关键词: 思家、江南、塞北、角声
- 注释: “思家”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江南景”指的是江南地区的景色,常用来代表故乡的美。”塞北情”则是指北方边塞地区的情怀。”角声”是古代边疆地区常用的信号,也象征着边关的紧张氛围。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以及对异乡生活的不适应与忧虑。通过比较南北的不同风景,诗人传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迷茫。
4. 此日沾襟念岐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 关键词: 沾襟、岐路、前途
- 注释: “沾襟”意指心情激动到泪水盈襟,形容内心极度的伤感或激动。”岐路”指的是岔路口,比喻人生的选择和道路。”前途”即未来的路,这里指未知的旅程。
- 赏析: 诗人在旅途中因思家而泪洒襟前,感叹人生道路的迷茫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这种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