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树萧萧促织愁,风帘似水满床秋。
千山不碍笙歌月,谁伴羊公上夜楼。
诗句释义与赏析如下:晚树萧萧促织愁,风帘似水满床秋。
千山不碍笙歌月,谁伴羊公上夜楼。
赵嘏在这首诗中巧妙地描绘了一个秋天夜晚的景象。“晚树萧萧促织愁,风帘似水满床秋。”首先描写的是夜晚时分,树林中传来的蟋蟀叫声让诗人感到忧郁,而风轻轻摇曳着窗帘,仿佛是一潭秋水。这种景象传达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情感。
“千山不碍笙歌月,谁伴羊公上夜楼。”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提到的羊公可能是历史上的一位名人,他的夜游成为了诗人向往的对象。然而,诗人并未找到陪伴他一同欣赏美景的人,这种孤独感被放大,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同时,它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既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又有深沉的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