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归旧庐,垂老复樵渔。
吾子虽言命,乡人懒读书。
烟舟撑晚浦,雨屐剪春蔬。
异代名方振,哀吟莫废初。
闻进士许彬罢举归睦州怅然怀寄
桐庐归旧庐,垂老复樵渔。
吾子虽言命,乡人懒读书。
注释:在桐庐的旧居安顿下来,年纪已经很大了,又去做樵夫和捕鱼人。虽然我的儿子说,我的时日不多,但乡里的人却懒得去读书。
译文:我在桐庐的旧居安顿下来,年纪已经很大了,又去做樵夫和捕鱼人。虽然我的儿子说,我的时日不多,但乡里的人却懒得去读书。
赏析:诗人在桐庐的故居,年已垂暮,仍以樵渔自给,生活简朴。尽管儿子劝他多读书,他却不以为然。诗中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也反映了他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
第二联:“吾子虽言命”,是说自己的儿子虽然知道天命难违,但还是想多读书、做官,以便有朝一日出将入相。这一句表达了他对儿子的期望与无奈。
第三联:“乡人懒读书”,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许多乡民因贫困而不得不放弃读书求取功名,转而从事农耕或打鱼为生。这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残酷,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四联:“烟舟撑晚浦,雨屐剪春蔬”,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晚风吹拂着江面上的烟雾,渔船在河面缓缓前行;细雨淋湿了踏青的人们,他们用木屐踩着泥土,采摘着春天的蔬菜。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家乡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最后一句“异代名方振,哀吟莫废初”,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遗风的怀念之情。虽然他身处异代,但仍然希望能够传承先贤的智慧和品德,继续发扬光大。同时,他也感叹自己年事已高,无法像先贤那样驰骋疆场建功立业,只能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哀愁和感慨。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哲理意味,既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通过对比自己与乡亲们的不同境遇,诗人抒发了对人生短暂、功名难求等主题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自然美景的眷恋和对先贤遗风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