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危梯入杳冥,天风潇洒拂檐楹。
禹门烟树正春色,少室云屏向晚晴。
花落院深清禁闭,水分川阔绿芜平。
琐窗朱槛同仙界,半夜缑山有鹤声。
【注释】
登龙门:指登上洛阳龙门石窟。敬善寺:古称,在今河南偃师县南。危梯:险峻的楼梯。杳冥:幽深,渺茫。天风:天空中的风云。禹门烟:指禹王山之云雾,即龙门山之云雾。少室云屏:指少林寺后山如屏障般的云。花落院深清禁闭:庭院深深,落花满地,宫禁之内紧闭门户。水分川阔绿芜平:水滋润着大地,草木郁郁葱葱。琐窗:雕花窗户。朱槛:红漆栏杆。仙界: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缑山:山名,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
【赏析】
《登龙门》,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此诗为诗人登龙门之后所作,是一篇记叙诗。
首联先点出“龙门”。龙门,即今洛阳东边伊阙河上的大桥。这座桥因传说中黄河鲤鱼跳过龙门而变化成龙而得名。《水经注》:“龙门山上有老君窟、药王洞、灵泉台,相传禹理水至此,三过其门。”诗人登上这座桥,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的气势。“独步”,表明诗人登上了这座桥,也象征着他已跨入仕途的青云之上了。“危梯”两字突出了这座桥的高耸险峻,更突出了他攀登时的心情和感受。“天风潇洒拂檐楹”,则进一步描绘了这座桥的宏伟壮观。这一句中,“天风”二字,不仅写出了天气,更表现出诗人站在桥上,面对大自然的豪情壮志。“潇洒”一词用得传神,既表现了风势的轻快,又表现出诗人心情的舒畅。“檐楹”,是建筑物的屋脊和柱子,这里用以形容这座桥的高大雄伟。
第二联写景,由远及近。“禹门烟树正春色”,“禹门”,是指龙门峡谷口附近的禹王山一带,因为这里山岭重叠,溪流萦回,风景优美,所以古人常在这里游赏。“烟树”,指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少室云屏向晚晴”,少室山,在河南登封县西北部,与嵩山相望。“云屏”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嵩山的雄浑壮丽。诗人站在这座桥上,俯瞰脚下的河流和远处的山峰,觉得它们都在向他招手,仿佛在欢迎他继续前行。
第三联是诗人登高所见。“花落院深清禁闭”,“花落”,指春天的到来,花儿凋零,落英缤纷,庭院里的花儿已经凋谢了。“清禁”,指皇宫禁苑。“水滋土润草长肥,水源充沛,土地肥沃,草木茂盛。”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
第四联写诗人在这座桥上的所见所闻。“琐窗朱槛同仙界,半夜缑山有鹤声”,这是诗人对这座桥的赞美之词。“琐窗”指雕花的窗户;“朱槛”则是红色的栏杆。这些词语都暗示了这座桥的建筑风格和环境氛围。诗人站在桥上,仰望星空,耳听鹤鸣,似乎来到了仙境之中,感受到了天地间的美好与和谐。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登龙门这一重要事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