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叠云重一径幽,苍苔古石濑清流。
出岩树色见来静,落涧泉声长自秋。
远入虚明思白帝,寒生浩景想沧洲。
如何地近东西路,马足车轮不暂留。
【注释】
过沧浪峡:经过沧浪山峡。沧浪即沧海,此处泛指沧江。
叠云:层层的云。
古石濑(liè列):古老的石头激流,这里指湍急的溪流。
出岩:从岩石上出来。树色:指苍翠的树林,也指树木的颜色。
来静:指来时宁静。
涧泉(jiàn quán见泉):山间的小水沟。秋:指秋天。
白帝:指西晋诗人左思《蜀都赋》中“白帝城”的传说,后用为称成都的代词。
浩景:广阔的景色。沧洲:大湖名。
地近:离此地不远。东西路:指从东到西的路。
马足车轮不暂留:马的足印和车的痕迹,在短暂的时间内也不会留下痕迹。
【赏析】
《过沧浪峡》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怀。首联“山叠云重一径幽”,“山”“云”两字总摄全篇,以“叠”“重”形容山之高、云之密,渲染出一种幽深寂静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山高林密、云密雾重、道路崎岖难行的艰险景象。颔联“出岩树色见来静”,“出”字写出了作者走出峡谷的瞬间感受,“见”字写出了作者看到山间景色的惊喜心情。颈联“落涧泉声长自秋”,描写出了作者听到涧泉流水声音的愉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尾联“远入虚明思白帝,寒生浩景想沧洲”,抒发了作者对家乡成都的怀念之情。尾句以“如何”领起,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图,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