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杵寥寥秋色长,绕枝寒鹊客情伤。
关山云尽九秋月,门柳叶凋三径霜。
近日每思归少室,故人遥忆隔潇湘。
如何节候变容发,明镜一看愁异常。
秋日夜怀
砧杵寥寥秋色长,绕枝寒鹊客情伤。
关山云尽九秋月,门柳叶凋三径霜。
近日每思归少室,故人遥忆隔潇湘。
如何节候变容发,明镜一看愁异常。
注释:
- 砧杵:指捣衣服用的石臼和木槌,这里泛指古代的捣衣声。
- 寥寥:形容稀疏的样子。
- 绕枝寒鹊:比喻诗人看到寒冷中的寒鹊,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 关山:这里泛指北方的高山。
- 云尽九秋月: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已经消失,只剩下一轮明亮的月亮。
- 门柳叶凋三径霜:形容门前的柳树已经凋零,只剩下三条小路上的落叶被霜打过。
- 少室:古代地名,这里借代家乡。
- 潇湘:湖南的别称,这里借代故乡。
- 节候:季节的更替。
- 容发:面容和头发,这里指人的外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秋夜思念故乡的作品。诗人通过描写秋日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首句“砧杵寥寥秋色长”,描述了砧杵声的稀少和秋天景色的漫长,营造出一种寂静、凄凉的氛围。接下来的“绕枝寒鹊客情伤”,则通过寒鹊的哀鸣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孤独感。
接下来四句分别描写了秋天的不同景象,如“关山云尽九秋月”描绘了夜晚的天空景色,而“门柳叶凋三径霜”则形象地描绘了门前小路上的落叶和霜冻的景象。这些景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秋天的画卷,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和凄凉。
最后两句“近日每思归少室,故人遥忆隔潇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故人的怀念。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使整首诗的主题更加突出。最后一句“如何节候变容发,明镜一看愁异常”则是诗人在感叹时光易逝、容颜易老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