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深春好,春深种莳家。
分畦十字水,接树两般花。
栉比栽篱槿,咿哑转井车。
可怜高处望,棋布不曾斜。

【注释】

1.深春:春季。

2.莳(shì)家:栽培、种植。

3.分畦:分地。十字水:纵横交错的沟渠。

4.接树:种植树木。两般花:两种花卉。槿(jǐn):木槿,一种灌木。

5.栉比:整齐排列的样子。栽篱槿:栽种木槿。

6.咿哑:形容车声。转井车:指灌溉用的辘轳。

7.棋布:像棋局一样分布。不曾斜:没有倾斜。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中的第十九首。诗中描写了春天里人们忙于种桑养蚕、培植蔬菜、种植果树、栽种木槿的情景以及在田间劳动时听到车声的情景。全诗语言质朴自然。

开头一句“何处深春好”,问句开篇。诗人以反诘的语气发问,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春深种莳家”二句,写春天里人们忙种庄稼。“种莳”即播种的意思,“莳”,种植;“莳”本义为草木栽植,引申为播种。“种莳家”即耕种庄稼,这里指春天农事忙碌的景象。

三、四句“分畦十字水,接树两般花”描绘了一幅春耕图景。“分畦”即划分田块,“畦”是田地的一行行土埂,用来分隔土地,防止水土流失。“十字水”是指纵横交错的沟渠。“接树两般花”则是指种植了两种花卉,这里的“接”指种植,“树”指树木。

五六句“栉比栽篱槿,咿哑转井车”描绘了人们忙碌劳作的情景。“栉比”是指紧密排成一行或并列,形容排列得整整齐齐。“栽篱槿”指栽种木槿。“咿哑转井车”则是说人们用辘轳等工具灌溉。“井车”是古代的一种汲水工具,形如辘轳,有柄,中间有圆管,用以吸取水源,然后通过管道将水送至高处使用,如井上灌溉。

最后两句“可怜高处望,棋布不曾斜”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之情。“棋布”比喻分布得很均匀,不偏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可惜我站在高处观看,看到的都是均匀分布的农田,没有看到任何倾斜之处。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农事忙碌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以及春天的美好景色。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尊重与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