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谷朝行远,冰川夕望曛。
霞明深浅浪,风卷去来云。
澄波泛月影,激浪聚沙文。
谁忍仙舟上,携手独思君。
晚渡滹沱敬赠魏大
注释:在傍晚的时候渡过了滹沱河,赠送给魏大的一首七绝诗。
译文:早晨的河水流淌得非常远,晚上的冰川映照着昏黄的天空。
浅滩上的水花映出霞光,风卷起去来的云彩。
清澈的波浪泛着月亮的影子,波涛汹涌凝聚着沙粒。
谁忍心坐在仙船上,独自一人思念你?
津谷朝行远,冰川夕望曛。
霞明深浅浪,风卷去来云。
澄波泛月影,激浪聚沙文。
谁忍仙舟上,携手独思君。
晚渡滹沱敬赠魏大
注释:在傍晚的时候渡过了滹沱河,赠送给魏大的一首七绝诗。
译文:早晨的河水流淌得非常远,晚上的冰川映照着昏黄的天空。
浅滩上的水花映出霞光,风卷起去来的云彩。
清澈的波浪泛着月亮的影子,波涛汹涌凝聚着沙粒。
谁忍心坐在仙船上,独自一人思念你?
山鬼面参覃出自《句》,山鬼面参覃的作者是:卢照邻。 山鬼面参覃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风格是:诗。 山鬼面参覃的释义是:山鬼面参覃:山鬼,传说中的山林精怪;面参覃,形容其面容奇特,参差不齐。整句意为山鬼的面容奇特多变。 山鬼面参覃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风格是:诗。 山鬼面参覃的拼音读音是:shān guǐ miàn cān tán。 山鬼面参覃是《句》的第2句。 山鬼面参覃的上半句是
城狐尾独束出自《句》,城狐尾独束的作者是:卢照邻。 城狐尾独束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风格是:诗。 城狐尾独束的释义是:城狐尾独束:城中的狐狸尾巴被单独捆绑,比喻孤立无援或处境尴尬。 城狐尾独束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风格是:诗。 城狐尾独束的拼音读音是:chéng hú wěi dú shù。 城狐尾独束是《句》的第1句。 城狐尾独束的下半句是:山鬼面参覃。 城狐尾独束的全句是:城狐尾独束
吞恨更无言出自《同崔录事哭郑员外》,吞恨更无言的作者是:卢照邻。 吞恨更无言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风格是:诗。 吞恨更无言的释义是:含恨而不敢出声,形容悲痛欲绝却又强忍住不哭。 吞恨更无言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风格是:诗。 吞恨更无言的拼音读音是:tūn hèn gèng wú yán。 吞恨更无言是《同崔录事哭郑员外》的第24句。 吞恨更无言的上半句是: 闻君绝弦曲。 吞恨更无言的全句是
闻君绝弦曲出自《同崔录事哭郑员外》,闻君绝弦曲的作者是:卢照邻。 闻君绝弦曲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风格是:诗。 闻君绝弦曲的释义是:闻君绝弦曲:听说您停止了弹琴的曲调。这里“绝弦”指的是停止弹琴,常用来比喻停止创作或停止某种活动。此处用来形容郑员外因悲痛过度而不再创作或演奏。 闻君绝弦曲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风格是:诗。 闻君绝弦曲的拼音读音是:wén jūn jué xián qū。
沾裳不待猿出自《同崔录事哭郑员外》,沾裳不待猿的作者是:卢照邻。 沾裳不待猿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风格是:诗。 沾裳不待猿的释义是:沾裳不待猿:泪水沾湿衣裳,无需等到听到猿猴的哀鸣声。意指悲痛已至极点,无需外界因素来触发。 沾裳不待猿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风格是:诗。 沾裳不待猿的拼音读音是:zhān shang bù dài yuán。 沾裳不待猿是《同崔录事哭郑员外》的第22句。
仆本多悲泪出自《同崔录事哭郑员外》,仆本多悲泪的作者是:卢照邻。 仆本多悲泪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风格是:诗。 仆本多悲泪的释义是:仆本多悲泪:我本就多泪善哭。仆,谦辞,自称;本,本来;悲泪,悲伤的眼泪。诗人以谦辞自称,表达了自己多泪善哭的性格特点。 仆本多悲泪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风格是:诗。 仆本多悲泪的拼音读音是:pū běn duō bēi lèi。
湘水吊王孙出自《同崔录事哭郑员外》,湘水吊王孙的作者是:卢照邻。 湘水吊王孙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风格是:诗。 湘水吊王孙的释义是:湘水吊王孙:在湘江边哀悼王孙。其中“王孙”原指贵族子弟,这里指郑员外。诗人通过湘江这一特定地点,表达了对郑员外的哀悼之情。 湘水吊王孙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风格是:诗。 湘水吊王孙的拼音读音是:xiāng shuǐ diào wáng sūn。
梁山送夫子出自《同崔录事哭郑员外》,梁山送夫子的作者是:卢照邻。 梁山送夫子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风格是:诗。 梁山送夫子的释义是:梁山送夫子:指在梁山泊送别郑员外。梁山泊是宋代著名的民间起义军根据地,夫子是对孔子的尊称,这里代指郑员外。整句意为在梁山泊为郑员外送行。 梁山送夫子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风格是:诗。 梁山送夫子的拼音读音是:liáng shān sòng fū zi。
千年陇雾昏出自《同崔录事哭郑员外》,千年陇雾昏的作者是:卢照邻。 千年陇雾昏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风格是:诗。 千年陇雾昏的释义是:千年陇雾昏:形容郑员外去世后的哀伤之重,如同千年不散的陇地浓雾般迷茫、沉重。 千年陇雾昏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风格是:诗。 千年陇雾昏的拼音读音是:qiān nián lǒng wù hūn。 千年陇雾昏是《同崔录事哭郑员外》的第18句。 千年陇雾昏的上半句是:
一代儒风没出自《同崔录事哭郑员外》,一代儒风没的作者是:卢照邻。 一代儒风没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风格是:诗。 一代儒风没的释义是:一代儒风没:指一代儒者的风范和风度已经消失。 一代儒风没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风格是:诗。 一代儒风没的拼音读音是:yī dài rú fēng méi。 一代儒风没是《同崔录事哭郑员外》的第17句。 一代儒风没的上半句是:朝奠有虚尊。 一代儒风没的下半句是
至陈仓晓晴望京邑 拂曙驱飞传,初晴带晓凉。 雾敛长安树,云归仙帝乡。 涧流漂素沫,岩景霭朱光。 今朝好风色,延瞰极天庄。 注释: 拂曙驱飞传:拂,早晨;曙,指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驱,赶;飞传,形容鸟鸣声清脆悦耳。 初晴带晓凉:初晴,即刚晴朗的天气;晓凉,清晨的凉爽。 雾敛长安树:雾散了,长安的树木清晰可见。 云归仙帝乡:云彩回到了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 涧流漂素沫:涧水流动时泛起白色的泡沫;素沫
注释: 1. 氏族司空贵,官班御史雄:指司空图出身于高贵的氏族,职位在御史中是出类拔萃的。 2. 老夫如且在,未可叹途穷:表示即使我现在还在世,也不会感叹前途无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与自省。首句"氏族司空贵,官班御史雄",表达了他对家族背景的自豪,以及自己在官职上的显赫地位。第二句"老夫如且在,未可叹途穷",则透露出他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和不安
和吴侍御被使燕然 春天归来,龙塞北地,我骑着马指向雁门山。 胡笳声声,折断了垂柳的枝条;汉使采撷着燕支花。 戍边城池,我略略一望;雪花飘飘,映衬出花的色彩。 关山有新曲,应向笛中吹奏。 翻译: 春天回到了龙塞北地,我骑上马指向雁门山。 胡笳声声传来,打断了柳枝的垂落;汉代使者正在采摘燕支花。 戍边的小城略略一望,雪覆盖下的花朵色彩斑驳。 关山之间有新的乐曲,应随着笛子在春风中吹响。 注释:
【注释】七夕泛舟二首其一:泛舟,泛舟于江上。徂暑:逝去的暑气。始凉:开始感到凉爽。水疑通织室:江水好像通到了织机旁。仙潢:天河。连桡(ráo):并排划桨。急响:快速的声音。鸣棹(zhào):划船声。菱歌:采菱女的歌。风烟:风和烟雾。夕阳:傍晚。 【译文】 夏末秋初的时节,天气转凉,泛舟在江上。 江上的树影开始变得疏朗,江面上的水好像通到了织机旁。 并排划桨,快船像在泛游天河。 连桡渡过激流
【注释】 凤杼:织布梭。秋期:秋季,这里指农历七月七日七夕节。凫(fú)舟:野鸭船。支机石:传说中的仙女织布时用来支撑杼的石头。槎(chá):木筏。天潢:天河,银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七夕节泛舟时的即兴之作,描写了作者泛舟所见的景色和感受。 首句“凤杼秋期至”,以凤杼起兴,点明季节和时间。七夕节,又叫乞巧节,是农历七月初七。古人认为牛郎织女一年只有这一天才能相见,所以又称“乞巧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