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旭日照阑干,城下降戎彩仗攒。
九陌尘埃千骑合,万方臣妾一声欢。
楼台乍仰中天易,衣服初回左衽难。
清水莫教波浪浊,从今赤岭属长安。
诗句“城头旭日照阑干,城下降戎彩仗攒”出自唐代诗人薛逢的《八月初一驾幸延喜楼看冠带降戎》。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 整体理解:
- 《八月初一驾幸延喜楼看冠带降戎》是一首描绘皇帝出行仪式的诗歌。
- 诗中描述了皇帝驾临延喜楼的情景,展示了皇家的威严与礼仪。
- 通过观察和记录这一事件,薛逢表达了对国家秩序和皇权尊严的尊重。
- 逐句解析:
- “城头旭日照阑干,城下降戎彩仗攒”:这句描绘了太阳的光芒照耀在城墙上的景象,同时城内有彩旗飘扬,仪仗整齐。
- “九陌尘埃千骑合,万方臣妾一声欢”:这句话表达了成千上万的士兵和臣民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一盛大的节日,场面热烈而和谐。
- “楼台乍仰中天易,衣服初回左衽难”:这句诗通过对建筑和服饰的描写,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礼制和文化。
- 关键词汇注释:
- 冠带:古代官员所戴的帽子和腰带,这里象征朝廷的权威和礼仪制度。
- 降戎:指降服蛮夷之意,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形式的和平或统一。
- 阑干:这里形容阳光照在建筑物上的样子。
- 诗句赏析:
- 第一句中的“旭日”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而“阑干”则给人以历史的沉淀感。
- 第二句展现了一种壮观的场面,士兵们的集合和欢呼体现了他们对皇帝的敬仰。
- 第三、四句则更多地涉及到文化和传统,通过对古代建筑和服饰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八月初一驾幸延喜楼看冠带降戎》不仅仅是一首描绘皇帝出行的诗歌,更是一幅展现唐朝盛世风貌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诗人薛逢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