欃枪一扫灭,阊阖九重开。
海晏鲸鲵尽,天旋日月来。
圣情苏品物,龙御辟云雷。
晓漏移仙仗,朝阳出帝台。
周惭散马出,禹让浚川回。
欲识封人愿,南山举酒杯。

【解析】

本诗前四句写凤翔之胜,后八句写凤翔归途。首联以“法驾自”三字点题。“凤翔”,即今陕西凤翔县,古称雍州,是唐高祖李渊发迹之地。唐太宗李世民曾于贞观三年(629年)在此建避暑宫。“法驾自凤翔回”,是说皇帝从凤翔归来,“观法驾”,是指皇帝在凤翔的巡狩。颔联写凤翔胜景。“欃枪一扫灭”,用“欃枪”指代狂风,“扫灭”形容其威力之大。“阊阖九重开”,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借指凤翔城门。“九重”是多的意思,极言城门之多。“海晏鲸鲵尽”,意谓四海清平,鱼鳖无虞。“鲸鲵”,泛指水族,比喻小人。“天旋日月来”,意思是天旋地转,日月运行,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随着太阳的升降和昼夜的变化而变化。“圣情苏品物”,是说皇帝的仁德感动了万物。“龙御辟云雷”是说皇帝的威风扫除了乌云和雷霆,使风云为之一新。“晓漏移仙仗,朝阳出帝台”,意思是晨钟暮鼓,敲动神仙的仪仗;朝阳升起,照见帝王宫殿。颈联写皇帝凯旋还宫的喜悦心情。“周惭散马出”,指周赧王时,西戎献马,周王不敢收下。“禹让浚川回”,指大禹治水时,三次疏通河道,使洪水得以排泄。这两句是说周武王与大禹一样,也因功高而感到惭愧。尾联写皇帝对功臣的奖赏之意。“欲识封人愿”,封人,指分封土地的人。“南山举酒杯”,是说封人举起酒杯,表示庆赏之意。

【答案】

观法驾自凤翔回

①“法驾”“凤翔”“太宗”,“唐”都是名词作状语,修饰动词。

②“自”表目的,“凤翔”是地点。

③“一扫”表程度,“灭”是动词。

④“阊阖”“九重”“海晏鲸鲵尽”“日”,“天”,“日月”,“星辰”,名词作动词或名词作宾语。

⑤“圣情”,动词短语。

⑥“龙御辟云雷”,形容词性词组。

⑦“晓漏”,“漏”是名词,“仙仗”,名词作状语。

⑧“出帝台”,动词短语。

⑨“周”“禹”,代词,指周武王、大禹,“散马出”“浚川回”分别是动词短语。

⑩“欲”,副词短语,表示希望。

名词作状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